2010/11/09

全球再平衡 跨國企業求索生存路


四﹐全球最大經濟體領導人將聚集在韓國首爾舉行峰會﹐他們的主要議題依然會是“全球再平衡”。

“全球再平衡”的主導理念就是改變世界經濟﹐促使其更少地依賴於美國消費者﹐更多依賴中國、德國和其他擁有巨大貿易順差國家的消費者。目標是為全球增長建立更堅固的基礎﹐避免金融動盪。

但對政治家們來說﹐說起來遠比做起來容易。上週末﹐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猛烈抨擊美國﹐對一家德國媒體說﹐美國的問題有很多原因﹐德國出口貿易順差並不是其中一個。

政府政策──匯率、利率、稅收和貿易壁壘──的作用自不用說﹐再平衡關鍵還要依賴於公司董事會所作出的決定。

首席執行長們不斷地審視全球﹐試圖看出美國消費者是否真的變得越來越節儉﹐中國經濟實力是否是可持續的﹐歐洲是否注定緩慢增長。從最實際的層面看﹐再平衡關鍵在於他們要成功地將更多商品賣給中國和德國等低消費國家。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再平衡領先理論家拉詹(Raghuram Rajan)說﹐他們對再平衡起著決定性作用﹐他們是實現再平衡的媒介。

看看這三個公司──美國102年曆史的割草機生產商Briggs & Stratton Corp.﹐德國豪華車製造商寶馬汽車公司(BMW AG)和美國知名服裝零售商Gap Inc.──我們就能知道﹐再平衡必定會比財政部長及他們的經濟顧問們預測的更慢、更複雜、風險更大。

寶馬汽車首席財務長埃希納(Friedrich Eichiner)說﹐你要怎樣說服人們改變行為?這是很難的。

去年秋天﹐20國集團各國在匹茲堡承諾促使增長再平衡﹐但迄今為止幾乎沒有任何有根本改變的跡象。中國和德國並未轉向內需﹐反而在八月份公佈了出口大幅增長﹐雖然兩國的貿易順差與2009年經濟蕭條時大致相似。同時﹐美國貿易赤字相比去年提高了40%。

Katharina Hesse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寶馬在中國的銷量在今年增長了一倍。汽車生產商擔心過分依賴中國市場。
對公司來說﹐全球的數據令人擔憂。美國消費者佔據全球經濟巨大份額﹐導致其他國家消費更自由消費的消費者很難填補任何缺口。德國和中國年儲蓄利率每減少一個百分點﹐將會帶動消費支出總額增加420億美元。這兩個擁有巨大順差的國家已經承諾推動消費增長。

麥肯錫咨詢公司智庫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估計﹐相反﹐美國家庭儲蓄利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將會減少1000億美元的消費。目前﹐美國消費者將稅後收入的6%用於儲蓄﹐2005年這一比例僅為1%。

上述三家公司都發現再平衡非常困難﹐這一挑戰所涉及的範疇太大。

Briggs & Stratton將業務向中國轉移非常艱難﹐因為中國人很少購買其為美國人製造的產品。而德國對美式割草機來說是個很小的市場。

Gap想要同時在競爭激烈的德國市場和迅速擴張的中國市場擴大﹐需要不同的戰略和不斷的摸索嘗試。

對寶馬汽車來說﹐挑戰在於保持平衡:寶馬汽車在中國很受歡迎﹐公司高層擔心他們會容易受到政府干涉或中國泡沫爆發的影響。

文化限制

Briggs & Stratton期待在中國、德國、印度和其他有增長的地方填補美國割草機銷量的損失。公司首席執行長戴斯科(Todd Teske)說﹐當我看到外國人跪在地上靠手修草坪而不用割草機時﹐我覺得這太瘋狂了。

然而﹐Briggs & Stratton的產品與美國郊區生活方式結合的太緊密了──美國人週六下午除了割草還能幹什麼呢?──因此在向海外擴張時面臨極大的文化障礙。新興的中國中產階級居住在樓房裡﹐而不是獨立的別墅﹐幾乎沒人需要割草機。相對於美國人來說﹐德國家庭平均擁有的草坪面積較小﹐不需要Briggs & Stratton擅長製造的強力氣動割草機。

教訓就是:許多公司迅速轉向海外銷售困難重重﹐因為外國消費者的品味和需求極其不同。

美國房市崩潰的時候﹐Briggs & Stratton在美國的銷量也暴跌。據市場研究公司FactSet Research Systems統計﹐2005年3月到2008年6月期間的14個季度中﹐有12個季度的收入都低於一致的預估值。

中國確實在向某些產品招手﹐但不是割草機。Briggs & Stratton將目光投向農村市場﹐指望中國大力投資農場機械化促進中國走向下一發展階段。這家美國公司對重慶工廠的產品進行了修改﹐從而使其用於稻米收獲和種植。

Briggs & Stratton在中國有以城市為基礎的經銷商銷售發電機和收割機﹐但它需要一批新的農村經銷商。這項任務十分艱巨﹐Briggs & Stratton正在尋找一個瞭解農村市場並與政府關係良好的中國合作伙伴。農民購買政府支持的機器會獲得相當於設備成本90%的補貼。

戴斯科說﹐在中國市場在未來兩年不會有大的起色﹐目前的銷售額不足7500萬美元﹐在未來三至五年﹐中國市場的業務將十分可觀。

兩個市場 兩種戰略

Gap曾嘗試向德國擴張﹐但以失敗告終﹐2004年關閉了德國的10家專賣店。現在它要捲土重來﹐只是這次不是傳統的實體店﹐而是通過互聯網﹐希望能節省成本。

教訓:再平衡有風險﹐並且昂貴﹐因為很多領域都存在固有的激烈競爭﹐因此許多公司都謹小慎微。

Gap執行副總裁派克(Art Peck)說﹐我們從哪裡尋求增長點?我們需要在不同的經濟體和不同的地區利用品牌盈利﹐因為在美國的銷量從經濟衰退開始已經下滑了15%左右﹐美國消費者仍然處於焦慮中。

為填補在美國的損失﹐Gap正著手實施“兩個速度”的海外戰略。在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緩慢擴展﹐逐步改善其網站﹐使得歐洲消費者可通過本國語言下訂單並以本國貨幣支付。Gap認為﹐依賴於技術會減少在一個緩慢增長、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的金融風險。

Gap對在德國的進一步擴張抱謹慎態度﹐而在中國卻大刀闊斧地推進﹐本週開始將有四家專賣店在上海和北京亮相。

Gap 意識到已經在中國面臨許多競爭﹐包括全球競爭對手H&M和Zara。Gap希望讓自己與眾不同﹐將推出少一些曲線設計的“亞洲款式”(Asian fit)﹐某些商品將以低於競爭對手的價格銷售。許多西方零售商簡單地把在美國或歐洲的價格換算成人民幣﹐或標注更高價格﹐使得牛仔褲和上衣對收入遠不及西方消費者多的消費者來說成為了奢侈品。

然而﹐即使Gap及其他零售商廣受歡迎﹐這對將中國轉變為消費型經濟這一理念發揮了多達作用仍不清楚。

適可而止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經濟學家海德(Keith Head)及其他兩位經濟學家對美國沃爾瑪(Walmart)、法國家樂福(Carrefour)、德國麥德龍和英國樂購(Tesco)四家西方零售商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這些零售商實際上促進了中國的出口。這些零售商是十分挑剔的買家﹐因此他們的中國供應商越來越多產﹐國際競爭的能力越來越強。

對寶馬汽車來說﹐再平衡的速度比預期要快。但這家汽車製造商的高官們卻並不為之歡欣鼓舞:他們擔心會過於依賴中國。

教訓:擔心政府干預行動﹐怕對中國的依賴性太強。

今年年初開始﹐寶馬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幾乎翻了一倍﹐達到11.4萬輛﹐使中國成為寶馬汽車第三大市場。同時﹐在美國和德國這兩個更大市場的銷量在從經濟衰退前水平大幅下滑後﹐僅增長了5%﹐總額為33萬輛左右。這正是“再平衡者”一直希望的增長方式。

目前﹐中國是寶馬汽車最大的、利潤最高的四門轎車最大市場。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預計﹐寶馬汽車營業利潤的50%都來自中國。寶馬汽車說中國利潤的百分比是更低的兩位數。

寶馬汽車55歲的首席財務長埃希納在其慕尼黑的辦公室說﹐這就像是意外收獲﹐但我們的戰略並不是要依賴於這樣的發展﹐如果這樣的話﹐就會失去在美國和歐洲的重心。

總的來說﹐消費支出僅佔中國GDP的40%﹐相對於美國的70%和德國的56%較低﹐中國家庭將可支配收入的25%以上用於儲蓄。

而中國的富裕階層則大肆消費﹐使奢侈品生產商成為大贏家。根據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同樣是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中國人和美國人﹐前者購買奢侈汽車的可能性比後者高出四倍。

富裕的中國人還追求時尚、包、鞋、香水和其他高端百貨商品。據咨詢公司Bain and Co.﹐中國對這些商品的購買量今年將上漲30%至130億美元左右﹐中國將在2015年左右成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市場﹐緊隨美國和日本其後。

寶馬汽車高級管理層說﹐100%的增長是不可持續的﹐但寶馬應該計劃達到怎樣的增速呢?20%還是30%?如果過高估計的話﹐公司擔心會遭受業績不佳的突然打擊。

更令人擔憂的是在專制政府管理下做生意的政治風險﹐政府的政策隨時可能發生變化。埃希納說﹐他尤其擔心中國政府可能希望為了推動國內小型車製造商的發展﹐通過節能管制或稅收限制寶馬或其他大型車的進口。

因此﹐寶馬正在減慢節奏。它為中國市場特製一款四門轎車﹐但並不大幅提升其產量以填滿中國的所有訂單。它希望確保美國和德國有足夠的供應量。

寶馬同時也希望美國經濟能以高於悲觀者所認為的速度更快復蘇﹐使得再平衡的必要性沒有首爾峰會領導人所想象的那麼大。寶馬甚至在重新考慮其取消新款大型運動型多功能車的決定﹐這款車主要針對美國消費者。

埃希納說﹐我認為美國儲蓄率在6%或7%的水平是不可持續的﹐一旦美國人重拾信心﹐他們就會消費﹐這是美國人的本性。
SOURCE


Bob Davis

As Global Economy Shifts, Companies Rethink, Retool
hen leaders of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ies gather for a summit in Seoul this Thursday, their mantra will be 'global rebalancing.'

The idea is to change the world economy so that it relies less on American consumers and more on shoppers in China, Germany and other countries with big trade surpluses. The aim is to build a firmer foundation for global growth and avoid financial instability.

But it's far easier for politicians to talk about rebalancing than to achieve it. Over the weekend, Germany's finance minister Wolfgang Schäuble lashed out at the U.S., telling a German publication,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America's problems─German export surpluses aren't one of them.'

While government policies─exchange rates, interest rates, taxes, trade barriers─play a role, rebalancing depends critically on decisions made in corporate boardrooms.

CEOs are scanning the globe constantly, trying to discern whether American consumers are truly becoming thriftier, whether Chinese economic strength is sustainable and whether Europe is destined for slow growth. At the most practical level, rebalancing hinges on their success in selling more goods in lower-consuming nations such as China and Germany.

'They are central to rebalancing,' says University of Chicago economist Raghuram Rajan, a leading theorist of rebalancing. 'They are the agents carrying it out.'

A look at three companies─Briggs & Stratton Corp., a 102-year-old U.S. lawn-mower manufacturer; German luxury car maker BMW AG; and Gap Inc., the iconic U.S. apparel retailer─shows why rebalancing is bound to be slower, more complicated and riskier than finance ministers and their economic advisers suggest.

'How do you convince people to change behavior?' asks Friedrich Eichiner, BMW's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It's very difficult.'

The Group-of-20 nations pledged last fall in Pittsburgh to rebalance growth, but so far there is scant evidence of fundamental change. Rather than shift to domestic consumption, China and Germany are reporting big gains in exports through August, though their trade surpluses are roughly comparable to 2009's recession-year trough. The U.S. trade deficit, meanwhile, is up 40% from last year.

For companies, the global math is daunting. The U.S. consumer is such a large por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at freer-spending consumers elsewhere won't easily make up any shortfall. Each percentage-point reduction in the annual savings rate in Germany and China─two countries with particularly big surpluses that have pledged to boost spending─would increase consumer spending by a total of just $42 billion.

By contrast, each percentage-point increase in the U.S. household savings rate reduces spending by $100 billion, estimates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the think tank of the consultancy. U.S. consumers now save 6% of their after-tax income, compared to just 1% in 2005.

Each of the three companies finds rebalancing tricky, illustrating the scope of the challenge.

For Briggs & Stratton, shifting business to China is hard because the Chinese buy few of the items it makes for Americans. Germany, meanwhile, is a small market for U.S.-style lawn mowers.

For the Gap, expanding in the competitive German market and in the fast-expanding Chinese market simultaneously requires different strategies and relentless trial and error.

For BMW, the challenge is maintaining balance: Its cars are such a hit in China that the German company's executives fear they are vulnerable to government interference or a bursting of a China bubble.
The Limits of Culture

Briggs & Stratton is looking to China, Germany, India and anywhere the grass grows to make up for lost U.S. lawn-mower sales. 'It drives me crazy when I see people [overseas] on their hands and knees cutting grass' without power mowers, says the company's chief executive, Todd Teske.

But the company's products are so tightly woven into the fabric of U.S. suburbia─what's more American than mowing the grass on a Saturday afternoon?─that Briggs & Stratton faces steep cultural hurdles to expand abroad. The emerging Chinese middle class live in apartments, not single family homes, so few need lawn mowers. German homeowners have smaller lawns, on average, than Americans, and don't need the powerful gas-driven mowers that are Briggs & Stratton's specialty.

The lesson: It's hard for many companies to quickly shift sales overseas because foreign consumers have very different tastes and needs.

When the real-estate market burst, so did Briggs & Stratton's U.S. sales. Earnings fell short of consensus estimates in 12 of 14 quarters between March 2005 and June 2008, according to FactSet Research Systems, a market research firm.

China does beckon─but not for lawn mowers. Briggs & Stratton has set its sights on the agricultural market, banking on Beijing spending heavily to mechanize farms as part of the next step in China's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company has reworked engines that it produces in its Chonqqing factory, so they could be used in rice harvesters and planters.

Although Briggs & Stratton has a city-based network of dealers in China to sell generators and mowers, it needs a new set of rural distributors. The task is so daunting, Briggs & Stratton is looking for a Chinese partner that knows the rural market and also has an in with the government. Farmers who buy machinery endorsed by the government can receive subsidies of as much as 90% of equipment costs.

'The Chinese market won't move the needle one iota in the next two years,' from current sales of less than $75 million, says Mr. Teske. 'In three to five years, it could be a big business.'

Two Markets, Two Strategies

The Gap tried to expand to Germany once before, but it failed and shut its 10 stores there in 2004. Now it's set to re-enter, only this time via the Internet instead of with bricks-and-mortar stores, hoping to save money.

The lesson: rebalancing is risky and expensive because of entrenched competition in many sectors, so many companies move cautiously.

'Where do we find growth?' says Art Peck, the company's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We need to monetize our brands across economies and geographies.' That's because in the U.S. sales have dropped by about 15% since the recession and, Mr. Peck says, American consumers remain 'twitchy.'

To help compensate, the Gap is embarking on a two-speed overseas strategy. It is going slow in Germany and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where it is improving its website so European shoppers can order in their own language and pay in their own currency. Relying on technology, the Gap figures, limits its financial risk in a slow-growth, high-competition market.

Wary of expanding more in Germany, the Gap is pushing hard in China, where it is opening four new stores in Shanghai and Beijing starting this week.

The Gap realizes it is facing plenty of competition already in China, including its global rivals H&M and Zara. It hopes to differentiate itself by offering an 'Asian fit,' with fewer curves, and undercut competitors on price on some items. Many Western retailers simply translate their U.S. or European prices into yuan, or mark them up further, turning jeans and blouses into luxury purchases for consumers who earn far less than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But even if the Gap and other retailers are a hit, it is unclear it will make much difference in the idea of turning China into a consumption-led economy.

A study b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economist Keith Head and two others of the impact of four Western retailers in China─Walmart of the U.S., Carrefour of France, Metro of Germany and Tesco of the U.K.─suggests that the stores actually increased Chinese exports. The retailers are such demanding buyers that their Chinese suppliers become more productive and better able to compete internationally.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For BMW, rebalancing is occurring more rapidly than it expected. But the car maker's top executives aren't celebrating: They worry about becoming too dependent on China.

The lesson: Fearing arbitrary government actions, companies are wary of relying too much on Chin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BMW sales in China have nearly doubled to 114,000 vehicles, making it BMW's third-largest market. Meanwhile sales in the two larger markets, U.S. and Germany, have increased just 5% to a total of about 330,000 cars after falling sharply from pre-recession levels. That is precisely the kind of pattern that rebalancers have been hoping for.

China is now BMW's largest market for its largest and most profitable sedans. Bernstein Research estimates that 50% of BMW's operating profits come from China; BMW says that the profit number is a 'lower two digit number.'

'It's kind of a windfall,' says Mr. Eichiner, BMW's 55-year-old CFO, in his Munich office. 'But our strategy isn't to rely on that development. If you do, you lose your focus in the U.S. and Europe.'

Overall, consumer spending makes up just 40% of China'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compared to 70% in the U.S. and 56% in Germany, and Chinese households save more than 25% of their disposable income.

The country's affluent class, though, spends freely, making luxury-goods makers big winners. Chinese who earn more than $100,000 are four times more likely than Americans with the same income to buy luxury cars, according to Bernstein Research.

Wealthy Chinese also hunt for high-end fashion, bags, shoes, perfume and other department store items. Chinese purchases of those items will grow 30% this year, to about $13 billion, according to the consulting firm Bain and Co., which says China will become the world's third-largest market for luxury goods, behind the U.S. and Japan, in the middle of the decade.

BMW's senior management says 100% growth is unsustainable, but how much should BMW plan on─20%? 30%? If it overestimates, the company fears getting hammered in a bust.

Even more daunting is the political risk of doing business in an autocratic government whose policies can change suddenly. Mr. Eichiner says he is especially concerned Beijing may want to give domestic small-car producers a boost by crippling imports of BMWs and other larger vehicles through fuel-efficiency regulations or taxes.

So, BMW is downshifting. While it makes one big sedan especially for the Chinese market, it isn't ramping up production enough to fill all its Chinese orders. It wants to make sure it has sufficient supply for the U.S. and Germany.

The company is also counting on the U.S. to rebound more quickly than doom-and-gloomers think, making rebalancing less necessary than the leaders gathered in Seoul believe. It is even reconsidering its decision to cancel a new large SUV, which was meant mainly for U.S. buyers.

'I don't think the U.S. savings rate is sustainable at a level of 6% or 7%,' says Mr. Eichiner. Once Americans feel confident again, they'll spend, he says. 'It's how Americans are coined.'


Bob Davis

歐洲債務危機重燃 歐元大幅下跌

市場綜述

周一,因上周五美國非農數據的意外大幅改善令投資者紛紛購入美元,美元走強。而表現最弱的貨幣無疑是歐元,亞洲時段,歐元兌美元即開始下行,紐約盤間,匯價刷新日內新低1.3886,此後價格在日內低位附近弱勢整理。拖累歐元走低的最重要原因無疑是歐元區國家的債務問題,愛爾蘭巨額赤字水準令市場擔憂加劇,同時市場對歐債危機重現的擔憂情緒亦有所升溫。周一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歐洲央行(ECB)上周恢復了國債購買計畫,與市場此前的預期一致。歐洲央行上周共計購入7.71億歐元的國家債務,此前已經連續三周暫停此項計畫。歐洲央行此舉旨在緩解該地區一些國家債市的緊張情緒,購債對象包括葡萄牙、愛爾蘭和希臘。在歐元的帶領下,歐系貨幣兌美元也有所下跌,英鎊兌美元跌破1.6200整數關口,大多數時間保持在1.6130上下整理,美元兌瑞郎上行至0.9660一帶。隔夜黃金大幅走高,這對商品貨幣有所提振,澳元兌美元僅僅微幅下跌。

今日歐洲盤間,英國將要公佈大量的經濟數據,有商品貿易帳,工業生產以及製造業產出。上個月英國公佈了意外好轉的GDP數據後,英鎊兌美元出現了大幅上漲。但是英國經濟是否真的好轉需要更多經濟數據的印證,如果本次公佈的英國工業生產以及製造業產出均出現大幅增加,可能會帶動英鎊上漲,並逐漸的轉變市場對於英國經濟悲觀的看法。否則,英鎊很有可能重蹈周一歐元的覆轍,再次出現大幅下跌。經濟學家們預計英國9月工業生產月率可能上升0.2%,年率上升3.5%,製造業生產月率上升0.3%,年率上升5.0%。
SOURCE

即將公佈的重要經濟數據及事件



hspace=0

英媒:美狂印鈔票引眾怒 G20恐變19對1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8 14:28:24 

中評社北京11月8日電/在首爾G20峰會召開前夕,美聯儲突然宣布狂印六千億美元鈔票,以刺激美國經濟,這一舉動已經受到了多國譴責。英國媒體於11月7日發表評論,稱美國已經引犯眾怒,G20峰會恐將成為“G19對1”的尷尬局面。

英國路透社文章稱,美聯儲宣布印鈔之後,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外交能力將在G20峰會上經受空前的考驗。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加入到了對美國聲討的行列之中,使得G20峰會很可能演變為“G19對1”的局面。目前,來自中國、德國、巴西和南非的官員已經明確對美國的行為表示抗議,因為貶值的美元將使物價上揚,並使發展中市場的投資行為變得難以控制。

報道評論說,如果G20峰會無法調和這種全球性的緊張態勢,投資者對政策制定者的態度將更加謹慎,從而讓世界經濟面臨再次陷入混亂的危機。在處理國內政治起伏的同時,奧巴馬還要面對各國財政官員和外交官的輪番轟炸,這使他的任務變得異常艱難。   
SOURCE

英國首相明日抵北京 隨團粒粒皆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8 09:26:25  


英國首相卡梅倫
中評社香港11月8日電/英國首相卡梅倫將於明後兩日(9日及10日)率“史上最大”訪華團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 是他繼07年12月率領在野的英國保守黨代表團訪華之後,首次以首相身份訪問中國。有報道指,訪問期間,中英兩國將達成石油開採協議。對此,北京專家向香 港文匯報表示,尋求經濟貿易合作,將是卡梅倫本次訪華的主要目的。 

據文匯報引述英國天空電視台報道,在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期間,英國石油公司準備與中國海洋石油簽署重大開採協議。報道稱,英國石油公司希望與中海油完成在南海開採的協議,目前雙方已在該油區合作。 

報道指,英國石油公司未對天空電視台的報道置評。 

開拓中英兩國在能源領域的新合作,是卡梅倫此次高調訪華的一個重頭戲。英國駐華大使吳思田指出,“能源對話是中英間一個新的對話領域,兩國都是能源進口國,因此能源供應對兩國而言都非常重要。” 

“巨無霸”經貿團 50工商領袖隨行 

此次卡梅倫所率領的代表團,包括財政、商務、能源、教育等領域的4位大臣和50位工商界頂尖人士,被稱為“歷史上最大規模”。在華期間,卡梅 倫將分別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舉行正式會談;將與中方領導人共同出席中英工商峰會;還將在北京大學就中英雙邊關係和國際經濟形勢發表演 講。10日傍晚,卡梅倫將離開中國,前往韓國首都首爾參加20國集團峰會。 

吳思田在此前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中英關係的“重要時刻”,卡梅倫此次的中國之行,是雙邊關係中的“歷史性事件”,並“將為英國新政府在未來5年和中國建立良好關係打下重要基礎”。 
 
中英明經濟對話 將簽署多項協議 

據悉,第三次中英經濟對話將於明日(9日)上午在北京舉行,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將與來訪的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領銜這場對話,而英國商 務、創新與技能大臣文斯.凱布爾,將就經濟、貿易、市場准入等問題同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進行會談。吳思田大使在此前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英雙方將在貿 易、投資、商務領域簽訂協議和備忘錄。 

中國目前是英國在歐盟之外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英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和歐盟內最大對華投資國。去年,英國對其他主要國家出口均出 現大幅下降,而對華出口卻增長了6.2%。今年1月至7月,中英貿易額已達266億美元,同比增長32.1%,恢復到了金融危機前的水平。此外,按投資項 目計,中國去年已成為英國第6大外來投資國。 

英欲在全球格局中發揮作用

針對卡梅倫大陣仗訪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賈慶國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英國此舉,主要還是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現在世界經濟復甦局勢尚 不穩定,但中國的經濟卻非常活躍,各國都想與中國經濟發生聯繫,胡總此前在法國簽下102架空中巴士訂單,如此巨額的“誘惑”可以調動各國的積極性。 

賈慶國表示,縱觀歷史,英國始終都想在世界上扮演一個積極的、有影響力的角色,所以它現在很可能會考慮在中美關係上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最終是否真能發揮作用,或者說能發揮多大作用,目前還不好判斷。 

賈慶國表示,本次英相高調訪華,肯定是想要靠推動中英經濟發展而帶動英國經濟復甦。在南海資源的開採上,中國目前尚未與其他國家達成共同開發的制度安排。而中英若真能簽署相關協議,對兩國都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英國大學生固步自封?

英國大學生與留學生
                                       英國大學生缺乏海外經驗,是英國經濟的損失。

英國大學生缺乏出國讀書的興趣,專家表示這樣下去,英國經濟的未來值得堪憂。
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表示,英國大學生應該更多地走出國門,體驗出國讀書的經驗。
調查顯示,英國大學生就讀大學課程期間,到歐洲國家交換學習的比率不到200分之一,出國讀書的比率比法國和德國低三分之一。
英國大學生對出國讀書缺乏興趣,缺少海外經驗,將影響英國經濟的未來。

交換學習項目

伊拉斯莫斯(Erasmus)項目是歐盟的大學生交換計劃,有多達15萬的歐盟大學生參加,相當於歐盟大學生人數的1%,到其他國家讀書,作為他們大學課程的一部分。
但是在英國,只有不到0.5%的大學生參加了這個項目,法國和德國參加交換的大學生分別是1.31%和1.24%,相當於英國的三倍。
除了一些大學生自己規劃海外學習之外,伊拉斯莫斯是泛歐洲最大的大學生交流計劃,有31個歐洲國家,4000個高等教育機構參加。

英國損失

英國文化協會首席執行官馬汀·戴維森(Martin Davidson)表示,英國大學生缺乏海外經驗,是英國經濟的損失。
他說,「高等教育越來越國際化,幾乎已經沒有國界的限制,但是英國大學生卻固步自封,不願意到別的國家學習。」
他說,讓更多大學生出國學習,攸關英國經濟的未來發展。

中國迎頭趕上

英國擁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學府,吸引外國留學生赴英留學,僅次於美國,但在這方面中國正迎頭趕上。
戴維森說,到中國留學的國際學生人數達16.5萬人,接近36.8萬名到英國留學的國際學生的半數。
中國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學生前往留學,估計在2013年以前將達到50萬人。
與此同時,丹麥、芬蘭和荷蘭都已經開始在用英語授課,吸引更多留學生到他們的國家學習。

高教產業發展

戴維森說,英國必須對高等教育市場的轉變作出迅速的反應,沒有準備的話,短期內英國高教產值會下降,但更重要的是長期下來會影響英國的研究專長。
英國生物科技、電子計算機和工程等科目的碩士課程海外學生特別多,有些課程海外學生最多更佔據93%,如果沒有這些海外學生,這些科目就停擺了。
「英國應該鼓勵學生向外發展,培養優秀人才,這樣不僅能促進文化交流,提升英國大學生在不同環境下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讓英國發展推動知識經濟的下一代人才。」

英國財政大臣:希望未來對華出口大幅增長

北京新浪網 (2010-11-09 09:55)

馮迪凡

“出于各自利益,中國和英國都是自由貿易的主要倡導者,雙方都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昨日,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表示,兩國應共同努力拓展雙邊貿易,“我們都能從雙邊貿易中獲益。目前,對華出口僅占英國出口總額的大約2%,我希望未來對華出口額將會有實質性的大幅增長。”

英國首相卡梅倫于今日到訪中國,作為“打前站”的部長之一,財政大臣奧斯本今日帶領英國商務代表團出席“中英經濟與金融對話”,開啟兩國間的商務峰會。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奧斯本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已經取得階段性成功,英國企業在其中可以有所作為,特別對中國的下一個五年計劃很感興趣。”

“英企對下一個五年計劃感興趣”

在今日的會談中,奧斯本將從宏觀經濟層面表達他對重新平衡全球經濟的觀點,並闡述英國經濟如何與中國經濟發展互補。

此次,奧斯本帶來了一個龐大的商務代表團,其中包括英國法通保險公司集團行政總裁蒂姆‧布里頓、英國標準人壽保險公司首席執行官大衛‧尼什、渣打銀行集團行政總裁彼得‧桑德斯、英國工商業聯合會總裁理查德‧蘭伯特以及蘇格蘭皇家銀行主席菲利普‧漢普頓等高管。

“我們和中國之間的合作機會很多,例如在教育、金融、航空方面,對於中國來說,英國企業都有不錯的吸引力。”奧斯本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已經取得階段性成功,而英國企業在其中可以有所幫助,特別是對中國的下一個五年計劃很感興趣。”

“重心是兩國的共同利益”

據悉,中英經濟與金融對話為中英在經濟及金融監管領域的合作設置了日程。今年的日程包括如何推動可持續的、有利平衡的增長,如何促進貿易投資、金融領域的發展和管理,以及如何協調在全球事務上的合作。

談到兩國領導人在今日的會面時,奧斯本表示:“(卡梅倫)首相要去參觀長城並走訪幾所學校,還要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進行共建活動。這次會晤的重心是關於兩國共同利益的,即兩國在經濟和就業方面的經濟關係。”

在隨同首相訪華期間,奧斯本還計劃分享英國經濟通過對全球貿易與投資開放而獲益的經驗。對於金融監管,奧斯本表示歡迎中國金融行業繼續進行改革。

昨日,奧斯本已經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王岐山進行了會晤。在即將隆重舉行的G20峰會之前,雙方共同商討了一系列全球經濟監管問題。此外,奧斯本還就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倫敦成立新辦事處一事,向易綱局長表示祝賀。

削減預算造成英科研人才流失

科研 英國科研實力恐怕會受到經費削減的影響。 
英國大學校長警告,大幅削減英國科研預算會危害英國科研實力和英國經濟和高等教育。

英國上議院科技委員會主席克萊布斯勳爵(Lord Krebs)詢問六所英國頂尖大學的校長,對科研領域面臨的挑戰有何看法。

結果這幾位知名院校校長都認為,最優秀的科研人才會流向那些對科研發展注入更多投資的國家。
克萊布斯勳爵表示,“人才是高度流動的,英國的科研投資如果和其它競爭國家有巨大差異,那麼英國就無法留下最優秀的人才。”

他還說,沒有了優秀的科研人才,英國的科研實力會大打折扣,受影響的是英國經濟。
科技委員會將這幾位校長的意見向科學和大學部長戴維·威利茨(David Willetts)反映。

校長意見

牛津大學校長安德魯·漢密爾頓(Andrew Hamilton)表示,“我們非常擔心,如果英國的科研資金環境惡化,優秀的科研人才將會被其他國家吸引過去。”

他說,英國科研享有國際聲譽,一旦科研經費削減,這樣的國際聲譽很容易受到影響。

倫敦大學學院院長馬爾科姆·格蘭特(Malcolm Grant)表示,“研究型大學面臨艱困時刻,如果世界各地的研究學者對英國科研失去信心,那麼過去二十年來的辛苦研究成果輕易 就會喪失。”

帝國理工學院校長基斯·奧尼昂斯(Keith O'Nions)表示,過去五年以來,該校科研人員轉移研究基地到國外的人從8%增加為24%。

英國王室與政府達成秘密協議 女王被迫交出財權

英國《獨立報》爆料,英女王已失去“終極財政大權”。白金漢宮與英國政府達成秘密協議,英女王已被迫交出財政權力。 

  香港《文彙報》報道稱,《獨立報》引用信息自由法獲得一份“財務備忘錄”,內文詳列70項條文,說明英女王與政府間的財務關 系,其中最關鍵一項是:英女王使用國會撥給王室的經費時若發生爭議,政府官員有權接管英女王的公家財產。 

  此舉不但令王室向政府要求增加王室撥款談判時,進一步失去議價能力,政府官員或會以這份文件為理據,迫使英女王削減開支,甚 或要她動用私人財產支付開支。 

  有議員表示,王室已成為英國“依賴文化”的一部分。反君主組織“共和國”(Republic)負責人史密斯稱,白金漢宮與政 府在王室撥款問題上的爭議有增無減,但當局至今沒動用上述協議的有關條款,史密斯表示感到奇怪。 

  雖然王室每年獲國會撥款3820萬英鎊,但如何花費則受嚴苛條款規限。

倫敦商業街租金歐洲最高

零售街區店鋪租金最貴 零售街區店鋪租金最貴,大都集中在首都倫敦
世界最大的私營房產公司“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的一份報告顯示,英國倫敦新邦德街(New Bond Street)已超過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成為歐洲租金最貴的商業街,聚集了阿瑪尼(Armani)等各種頂級奢侈品牌。
該街的物業平均年租金目前漲至每平方英尺836美元(約536英鎊),年增長率達19.4%,臨街店鋪,即所謂A類區域的物業, 年租金更是高達每英尺925英鎊。
“高緯環球”倫敦中心零售部門主管皮特·梅斯(Peter Mace)認為,在可預見的將來,由于對奢侈品存在巨大的需求,新邦德街仍將是奢侈品牌必爭之地,零售物業需求遠遠大于供應,租 金也將水漲船高。

商業街排名

目前世界租金最高的商業街是紐約第五大道,其次是香港銅鑼灣和東京銀座,新邦德街排名世界第四。
英國國內租金最貴的5條零售街區都集中在首都倫敦,排名第六、第七的分別為伯明翰的高街(High Street)和紐卡斯爾的諾桑伯蘭德街(Northumberland Street)。
“高緯環球”的調查發現,金融危機導致世界一些商業街租金驟降25%,不過到今年7月為止,2/3的商業街店鋪租金出現回升或止 跌企穩。

炙手可熱

“高緯環球”全球零售業負責人約翰·斯特拉坎(John Strachan)表示,全球經濟衰退的陰影還未遠離零售物業市場,經濟複蘇之路仍不平坦,在成熟市場,商家仍將對物業的選擇保 持謹慎態度。
然而,他也指出,對于倫敦和紐約的世界性商業街的物業需求遠超過供給,對于國際品牌的追求更對物業租金的上漲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
同時,世界新興市場的零售業也將迎來顯著增長,對于地段好、高品質物業的需求也將隨之上漲。”

英格蘭高教學費"全球最貴"

英格蘭的大學生面臨學費漲價的局面。 英格蘭的大學生面臨學費漲價的局面。
按照布朗勳爵進行的大學學費檢討,英格蘭將成為全世界公立大學學費最貴的地方。
英國大學和學院工會(UCU)表示,如果學費漲價到每年5000英鎊,英格蘭將成為經合組織(OECD)22個會員國當中,大學 學費最貴的國家。
由布朗勳爵(Lord Browne)領導的小組正在對大學經費進行評估檢討,預計在兩周後提出評估報告,向政府做出建議。
一般預料,評估報告將建議提高大學學費上限至每年7000英鎊,或者更多。

排名第四

大學和學院工會的分析顯示,2007至08年度經合組織22個會員國當中有六個國家大學學費全免,而各國公立大學學費的平均為1 427英鎊。
英格蘭目前學費每年3290英鎊,在經合組織國家裏排名第四,僅次于冰島、挪威和美國。
美國就讀公立大學的平均學費為每年3572英鎊,私立大學的學費更高,平均為每年21,979美元(約合13,883英鎊)。

解決辦法

大學和學院工會秘書長薩利·亨特(Sally Hunt)表示,“英格蘭一向以高等教育自豪,我們的研究和教學水平都具有領先地位,但是我們不希望成為全世界本國學生讀大學最 貴的國家。”
“最近幾年大學生負擔的高教成本越來越高,我們必須想其他辦法,如果即將公布的學費評估報告只是讓學生再多掏腰包,那麼就喪失了 其價值。”
亨特呼籲布朗勳爵和政府考慮向企業征收額外稅款,補貼高等教育成本,進一步用來擴充高等教育,而不是削減經費

英國電視節目出口量大幅提高

劇照 BBC電視劇《神秘博士》成為英國電視出口熱門貨。
根據國際電影電視制作人聯盟(The Producers Alliance for Cinema and Television, Pact)發布的數據顯示,包括《神秘博士》(Doctor Who)和《地域廚房》(Hell's Kitchen)在內的英國電視節目海外發行銷售額達到13.4億英鎊。英國電視節目海外市場出口總額提高了9個百分點。
根據這項報告,電視劇集是英國電視節目收入的最大來源——為英國電視產業創造了5.49億英鎊的收入。另外,播出商購買節目版權 ,再制作自有版本的節目內容,此類銷售上升了25%,達到1.19億英鎊。
《英國達人》(Britain's Got Talent)、《舞動奇跡》(Strictly Come Dancing),以及《冰上起舞》(Dancing on Ice and Spooks)都是英國電視節目此類海外版權發行的典範。
另外,調查還顯示,由英國公司為海外播出商制作本土版節目,此類銷售的收入也超過4100萬英鎊,這包括《我是名人,我要出去! 》(I'm A Celebrity...Get Me Out of Here!)等節目。
根據調查報告,美國是英國電視節目出口的最大市場,這塊收入占出口總額的41%,提升了3個百分點,達到4.85億英鎊。
2009年可謂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豐收年,《極速賽車》(Top Gear)的海外發行國家達到170個,自然曆史節目《生命》(Life)也發行到了158個國家和地區。
為英國獨立電視台ITV大賺特賺的節目有《和我共進晚餐》(Come Dine With Me)、《四場婚禮》(Four Weddings)等。ITV的主打電視連續劇《加冕街》(Coronation Street)也有良好表現,發行至40多個國家,在加拿大成為收視第一的肥皂劇。
Pact的成員克裏斯·伯尼(Chris Bonney)說,“對于傳媒產業,2009年是艱難的一年。出口額上升的結果再次證明了英國電視節目在全世界的良好口碑。”

英國學費漲價 中等收入家庭遭殃

上課 學生和家長的學費負擔大幅增加。 
英國頗具影響力的社交網站表示,如果學費由大學自定,中等收入家庭“受害最大”。
“Netmums”和“Mumsnet”等兩個論壇網站表示,中等收入家庭擔心高額學費讓他們受到不公平的財務壓力。

布朗勳爵領導的高等教育經費檢討報告建議,取消英格蘭大學學費上限,各大學學費由市場機制決定。

許多大學本科課程學費預計會漲到每年6000至7000英鎊左右,名牌大學的本科學費更可能高達10,000至12,000英鎊 之間。

中產階級不滿

“Mumsnet”的朱斯蒂娜·羅伯茨(Justine Robert)表示,“我們覺得有錢人能夠負擔,窮人也受到保護,但不上不下的人就只能自生自滅。”

中等收入家庭認為,富豪子女不會在乎這麼點大學學費,而貧窮家庭的子女又可以申請補助,但中間的人卻被犧牲了。

許多用戶在論壇上說,“中等收入的家庭面對生活所需勉強糊口,高等教育經費削減卻讓他們承擔後果。”

中等收入家庭擔心,高額學費會讓他們的孩子放棄上大學的雄心壯志。

“中等收入家庭要強烈表達他們的意見,不會再繼續沉默下去。”

英國政府下周將公布政府預算全面檢討,預料高等教育經費面臨重大削減,屆時政府將對布朗勳爵的檢討報告作出回應

華人代表談英國財政大縮減




中餐館 在英華人有不少從事飲食業,何律師認為,經濟緊縮會減少行業利潤。 
本周保守黨和自民黨聯合政府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 Osborne)正式宣布削減810億英鎊政府開支計劃,大幅裁員公營部門,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成為自二戰以來最大的公共開 支削減。

在英國的華人勢必也會受到“削減之苦”。北倫敦華人協會主席、華人參政計劃創辦人之一何達偉先生(David Ho)在接受BBC英倫網采訪時說,華人若要盡量減少波及,自身應做改變。
何先生說,這次政府大幅削減經費影響到的主要是中下層收入人群和中小型企業,華人在英國社會從事行業的經濟主體恰是中小型商店、 餐館或出售華人商品有關的服務業以及中小型企業,在經濟緊縮的大氣候下,行業利潤整體將有所減少。 

何先生認為,不少行業因經費緊張而裁員,華人社會也會因此受到間接影響,失業率有上升的可能。

何先生在英從事律師職業多年,他認為經濟緊張會讓更多華人尋求社會福利,不過現在連福利金的金額也受到了嚴重影響,這有可能影響 到一部分華人的生計。

何先生堅信華人有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在海外生存也飽受風雨,此次也一定能夠能過力克時艱:“華人自主自立,勤勞努力,這人人盡 知。我們一直盡可能的不靠救濟過日子,盡少使用政府的福利措施。” 

不過華人小型企業的優勢在于和中國大陸以及香港都有緊密的聯系,華人的經濟體在這些地區都可以找到很多機遇,比如中國企業的扶持 和投資。 這其實也是在幫助英國政府引進投資,重振經濟。

華人參政計劃希望能提升留英華人的社會參與感,鼓勵華人更多參與社會活動,發揮這一龐大群體的影響力,讓英國社會聽到廣大華人的 呼聲

泰晤士河的數字化新景觀

數字瀑布 融合水、燈光和數字技術的“瀑布”呈現時下熱門詞語。
11月來倫敦的游客又有了新的看點:泛舟泰晤士河或徜徉河岸,你會看到高科技的“水景觀”。
通過綜合運用燈光、水和其它數字化技術,泰晤士河上將出現“數字化瀑布”,實時呈現網絡上最熱門的新聞關鍵詞語。

這一名為“Drift”(水流)的展覽景觀出自德國藝術家朱裏斯·波普(Julius Popp)之手,兩個“瀑布”分別位于倫敦市中心的泰特藝術館(Tate Morden)和東倫敦金融中心Canary Wharf附近的泰晤士河上。

這次展覽從11月4日開始,至明年一月初結束。即便你不能來倫敦參觀,也可以通過網絡一飽眼福:活動組織者將瀑布的景觀呈現在互 聯網站上。

如果有幸能來倫敦參觀,你還可以與泰晤士河岸的游客一起參加折紙手工活動,一起“搭建”一艘大大的紙船,然後由藝術家們放入泰晤 士河漂流。這一活動的時間是11月2日和6日

捐贈 英大學經費的救命稻草

發表: 29 October 2010 6:14pm | IP已記錄 引用 PainNox

捐贈箱 政府不投錢,又不能大幅漲學費,英國高校把目光轉向社會捐贈。 
社會捐贈輔助英國大學籌集教育經費的曆史由來已久,在政府大幅削減教育預算的艱難時期,英國各高校誓要把這一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政府削減教育預算、高校欲大幅提高學費,這段時間,英國高等教育方面似乎充斥著各種壞消息。面對嚴峻經濟形勢,中國學生越來越擔 心將來留學英國將面臨驚人的學費漲幅,擔心學校為了籌集足夠的教育經費而把政府裁減預算的缺口轉嫁到學費上。 

其實,面對政府的削減決定,英國的各高校也是有苦難言。

例如牛津大學,目前,培養一名本科生每年的花費巨大,刨掉學費和來自政府的經費,每年每個本科生還需要8000鎊的培養費用,這 筆錢都要靠學校解決。

而且根據早前公布的布朗報告的計劃,就算學費再上漲,超過7000鎊之後,很大一部分還是會充當稅收, 真正用在改善學校教育上的經費卻少之又少。

救命稻草
為了緩解困境,各大學都沒閑著,都在積極采取各種辦法進行應對。

比如英國財政大臣文斯·凱布爾打算在10月28號到牛津大學做講座,聽說學生要組織大游行抗議而不得不取消。

學生們後來還是舉行了大規模示威游行,雖然發泄了胸中怨氣,但學費的缺口依然沒有著落。

而牛津大學今天(10月29日)宣布的一則消息卻像給處于“嚴寒”的大學經費打了一劑強心針。

消息稱,目前牛津大學已經募集到10億英鎊的捐贈用于未來本科生學費、新建教學樓以及學生獎學金的經費來源。

捐贈者包括英國首相卡梅倫和億萬富豪Wafic Said。

而這個星期,香港奢侈品零售巨頭潘迪生也宣布為牛津大學捐贈1000萬英鎊,用于建設該校的中國研究中心。

牛津大學校長安德魯·漢密爾頓(Andrew Hamilton)教授表示,這些捐贈賦予牛津大學新的未來。

捐款能否普渡眾高校?
由Ross-CASE委托英國國家社會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Social Research)進行的調查顯示,在2007——2008學年度,英國大學所收到的慈善基金總數為5.32億英鎊。

在所有英國的大學中,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獲得的捐贈最多,超過所有捐贈的一半。另外,在羅素集團(Russell Group)下的一流研究類大學得到的捐贈占捐贈總額的24%。

與一流名校大收捐贈相比,一些二流大學和一般院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因為名氣不夠響亮,所以獲得的捐贈也是數量有限、杯水車薪。

其實,這項調查還顯示,80%的捐贈人都是已經離開學校的畢業生。

這樣看來要想增加捐款還得動動腦筋,一眾普通院校倒是可以用心搜羅自己學校的知名畢業生、社會精英,鼓勵他們捐款造福母校。

另外,一些高校還另辟生財之道,准備把學校開到海外去,例如倫敦大學學院(UCL)已經在卡塔爾的多哈開設了海外校園,而蘇格蘭 的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Strathclyde)則准備在印度的德裏開設海外校園

英移民上限致華人無底氣 商界施壓首相首"松口"

10月30日電 據英國《英中時報》報道,倫敦Hsbc、CITIBANK、UBS等響當當的金字招牌透出了這座城的底氣。這座城被稱為金融城, 城裏的眾生,被稱為“金融人士”,又或者,直接被稱為“搞金融的”。來自中國大陸的小劉就是這樣一位“搞金融的”。經濟危機來襲 後,在倫敦金融城的“大裁員”浪潮中,他也未能幸免。雖然後來重新找到了不錯的新工作(進入一家全球排名靠前的跨國金融機構), 但他並未因此感覺到自己“有底氣”。
  在他看來,這座城的“底氣”可能是英國本地人的,也可能是歐盟移民的,但絕不可能是他小劉的。在諸多紛繁複雜的因素中,最讓 他“沒底氣”的,是英國聯合政府上台後推出的對非歐盟移民設置“上限”的政策。 

  英國對移民設上限 華人專業人士“無底氣”
  今年6月,剛上台的英國聯合政府宣布,將于2011年4月開始對新申請赴英的非歐盟移民總數設限。並宣布從今年6月28日開 始起至2011年4月實行“臨時上限”政策,將非歐盟國家的技術移民總數限制在2.41萬人次。 

  而從7月19日起,屬于Tier1下的高技術移民也開始實行“配額”制度,每年獲批的海外申請人數有年度配額,年度配額又將 分配到月,形成月配額。按照配額制,每個月英國移民局會給各個簽證處分配高技術移民申請人數批准的配額,如果當月配額已滿,後來 的申請將自動順延到下個月審理。而如果年度配額已滿,移民局會建議申請者不要再遞交申請。
  盡管該政策目前只影響新的申請者,對小劉這樣此前已獲得合法簽證且已在英工作的人士沒有形成直接的沖擊,但卻讓他的“不安全 感”進一步增加。

  小劉對《英中時報》記者說,近來,他和做金融的華人朋友聚會時,談得最多的,就是這個“移民上限”政策。“這個政策能為英國 經濟複蘇帶來什麼好處?我看不到。我只能理解為英國不歡迎外來的人才,以後非歐盟移民在英國的日子只能越來越難過”,小劉說。 

  小劉還以他所在的跨國金融機構為例說明該政策對英國經濟的潛在威脅。“對跨國公司而言,如果英國不好招人,而其他國家的政策 又相對寬松,他們很容易把重心轉到海外。這只能讓英國人財兩失。”他還認為這個政策不僅無法促進經濟複蘇,甚至連“限制移民”這 個最初的目標也實現不了。“所謂的‘上限’,只能限制像我們這樣走正規渠道去申請的人,這部分人取得簽證後也是規規矩矩工作,合 法繳稅,對英國經濟是百利而無一害。 反而是不走合法渠道的非法移民,絲毫不會受這個政策的影響,到時候可能移民總 數沒減下來,非法移民倒是大大增多了。”

  另據記者采訪了解,該政策已加大了華人等非歐盟移民進入英國主流企業工作的難度。華人吳先生的經曆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在接 受采訪時,吳先生大歎自己“太背了”,趕到了“風頭上” 。過五關斬六將,經過了艱難的遞簡曆、面試等幾輪“惡戰” ,他終于得到了一家投資公司的工作offer。在公司的協助下,吳先生于今年六月遞交了Tier2下“技術移民”簽證的申請。誰 知人算不如天算,吳先生遞交簽證那幾天,正趕上內政部對非歐盟技術移民實施“臨時上限”政策出台。最終,吳先生的簽證被拒。 

  “還有比我運氣更不好的人,我當時申請的這家公司,至少還幫我去試一下,現在有的公司可能考慮到雇傭非歐盟移民的難度,一開 始就不會把機會給我們這樣的申請者”,吳先生說,“我有好幾個朋友的經曆就是這樣,感覺華人更難找工作了,找到工作的朋友,也擔 心哪天失業了就什麼都沒了。因為現有的簽證失效,很難找到新的雇主幫助申請簽證來銜接。” 

  商界施壓 首相首“松口”
  事實上,自“2.41萬”臨時上限在今年6月實施以來,已經遭到了銀行和跨國企業的強烈抨擊。此外,在英國政府內部,也已傳 出以商業大臣Vince Cable(自民黨)為首的反對之聲。Vince Cable此前在內閣中提出警告稱,移民上限將會損害企業雇人的能力。他的反對意見還得到了保守黨的Kenneth Clarke,Michael Gove及David Willetts幾位部長的支持。

  目前距離英國政府正式宣布于2011年4月實施的“移民上限”人數還有五至六周的時間,迫于商界壓力,內政部方面近日表示: “我們將盡力讓這個‘上限’有利于商業界。”

  而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在10月25日出席英國工業聯合會(CBI)的會議時,也遭遇了來自商業領袖們關于“移民上限”的正 面質疑。商界代表稱,他們需要一個具靈活性的移民政策,以保證能及時引進企業發展必須的技術人才。他們擔憂,上限一旦設定,他們 將“不可能”招募到某些“關鍵”員工。

  對此,卡梅倫10月25日首次松口,他表示:“我們在控制邊境和將移民降至可控程度的同時,將不會阻礙你們從世界各地吸引最 具才能的人才。”這段話,隨後被各方評論者讀出“話外之音”。評論者普遍認為,這可能暗示了政府在“移民上限”問題上可能會有所 “妥協”。

  另有分析認為,由于歐盟已與印度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Free-Trade Deal)。根據該協定,成千上萬的來自印度的IT、工程和管理人才,可以自由進入英國。英國針對“非歐盟移民”的“上限”政策 ,將無法阻止這些印度移民來英,而只能限制華人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移民

英擬推新規 高技術移民臨時工人或領"生物身份證"

英國邊境署近日出台新規定,將要求T1類高技術移民和T5類臨時工人申請含生物識別信息的身份證。
  這項規定的草案目前已提請國會批准,如通過立法程序,將于今年的12月14日開始實行。
  屆時申請者需要到指定地點拍照並留下指紋記錄。申請人的護照上將不再留有“簽證貼”,“簽證”將以身份證的形式與護照一同寄 還給申請人。
  邊境署表示,之所以出台這樣的規定是為了讓申請人擁有“更安全的文件來證明他們有在英工作的權利”,也便于雇主在雇傭員工之 前確認他們的合法身份。
  外國人身份證計劃從2008年11月25日開始實行,最先適用該政策的是申請延續學生簽證的人,此後,從2009年3月31 日開始,所有T4學生簽證的申請人都要申領“身份證”。最近的一次政策改變是要求T2擔保工作簽證的申請人提交生物識別信息並派 發身份證

嚴冬惡劣天氣席卷英國各地




暴風雨 時速50英裏以上的強風吹襲英國各地。
英國提前迎來了嚴冬惡劣天氣,全國各地狂風暴雨下雪酷寒。
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對全國各地發出惡劣天氣警報,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天氣最糟,但其余各地也受惡劣天氣影響。
從英格蘭北部以北,直到蘇格蘭,地勢較高的地區都有降雪。
其他地方,時速最高每小時70英裏的強風也刮的樹木東倒西歪,許多鐵公路因為樹幹傾倒而封閉。

前景不穩定

氣象預報說,全國各地都受到惡劣天氣影響,蘇格蘭和威爾士最為嚴重。
在這波惡劣天氣之前,今年11月是英國最溫和的11月,上星期三夜晚溫度是五年來11月最高溫。
但是氣象預報說,這個星期晚些時候還會有另一波暴風雨的不穩定氣候,而且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天氣都不會好。

滑雪季節

不過蘇格蘭的大雪讓一些滑雪勝地對今年的降雪感到樂觀。
由于強風影響,目前還無法評估山坡上降雪情況,但等到風勢稍緩就能實地視察。
去年蘇格蘭滑雪季節從11月底就提早開始,許多人希望今年也能如此

英相訪華 人權優先經濟呼聲起

【大紀元記者周成英國報道】11月8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即將動身訪華,隨行的將包括四位內閣大臣以及43名英國商界領袖,是有史以來英國最大的一支訪華代 表團。包括殼牌石油、Tesco超市、Boots、帝亞吉歐(Diageo)酒公司、勞斯萊斯、蘇格蘭皇家銀行的老闆都會隨行。

英方顯然希望這次訪問能給英國帶來經濟利益,但同時卡梅倫也面臨來自國內的壓力,要求在與中共領導人會面時提及人權問題。英國媒體形容,卡梅倫此行如同走鋼線。

 但是英國媒體指出,卡梅倫與中共領袖胡錦濤和溫家寶會面之時,如果沒有向對方提起中共惡劣的人權記錄和對英國日益嚴重的網絡攻擊,那在國內一定會面臨嚴厲的批評。

卡梅倫面臨壓力要求他在訪華時提及劉曉波和艾未未的情況。英國議會下議院領袖喬治‧楊(George Young)認為,首相不能對這些事保持沉默。但是中方的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警告,如果有人批評中共的司法制度,就需要「承擔後果」。

 此外,英國軍情局五處近日的報告曾經警告,英國正面臨來自中國的不斷的網絡攻擊,如果卡梅倫不提出此事,回國後也會面臨批評。

 英國的人權團體和「自由西藏」都已經公開呼籲卡梅倫不要把經濟利益放在其它問題之上。

 目前在中國遭到軟禁的藝術家艾未未在英國《衛報》上發表文章呼籲卡梅倫千萬不要忽視人權,不要為了短期的利益而放棄了最基本的人權的信仰。

 艾未未指出,在中國,公眾不能選舉領導者,也沒有獨立的司法制度,中國的所謂發展的最大受益者是中共,普通的老百姓仍然遭受不幸。

 去年,英中雙邊貿易額為330億鎊,中國是英國第三大進口國,第九大出口國。
source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