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4

2011年英國通貨膨脹持續高於2%

沈子涵/整理

英格蘭銀行(相當於中央銀行)總裁Mervyn King表示,明年英國通貨膨脹率持續高漲,消費者物價指數仍超過政府預期的2%。 

Mervyn King在國會財政特別委員會的質詢中表示,儘管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令人振奮地達1.1%,但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持續高於3%,他對英國的經濟成長不表 樂觀,恐陷於停滯性通貨膨脹。今年公家機關已凍結調薪,私人機構調薪的幅度約2%,尚低於通貨膨脹指數1.5%。英國總工會秘書長Brendan Barber擔心公務部門薪資凍結將增加未來經濟衰退的風險。 

財政特別委員會主席Andrew Tyrie憂慮財政部長George Osborne的緊急預算將導致經濟衰退,其他委員則質詢英格蘭銀行提供中小企業融資的額度。K氏總裁表示,緊急預算不會帶來二次經濟衰退,但目前銀行體 系尚未從金融危機中復原,因此英格蘭銀行無法提供過多金融協助。未來銀行利率仍須一段時間才能回復正常。

【中央網路報】

易憲容:中國不要太過高估自己的經濟實力

2010年08月04日 08:03   來源:京華時報  

央行副行長易綱近日稱,中國經濟已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無獨有偶,英國也有研究報告指出,按照當前的經濟增速算,估計中國9年內可超美國, 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些言論與報告一齣,立即引起全球媒體關注。有媒體認為,中國的GDP數據不準確或被高估了,不要太把它當真;也有媒體認為,中國 經濟領先於世界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對中國GDP數據的真實性,筆者這次倒認為問題不大。如果以近30年來的經濟增速、以現行的人民幣匯率來看中國經濟總量,達到現在這樣的總量水 準根本不是問題。儘管其中會有虛報的省份,但對於那些經濟發達的省份來說,其GDP增長不僅不會虛報相反可能會隱報。比如沿海一個廣東省,其GDP相當於 內地十幾個省的GDP總和。如果沿海發達經濟省份GDP隱報,那麼內地有省份的GDP虛報一些,對全國GDP總量真實性不會造成多少影響。因此,中國實際 GDP總量與國家統計局公佈的GDP總量差距不會太大。對中國GDP的數據不需要太多的懷疑。

有問題的是,雖然中國GDP總量大,但人均GDP與歐美國家相差太遠。當前中國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不足日本美國的十分之一,不足法國 英國六分之一,即使在發展中國家中也只算中下游水準;此外,中國GDP增長品質同樣與歐美發達國家不可比。因為,2003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主要是建立 在兩條腿的基礎上,一是出口,二是房地產。出口增長把中國經濟帶向國際市場,讓中國分享到了上一輪世界經濟增長成果。但房地產快速增長卻帶來了一些嚴重問 題,它是建立在土地資源粗放型經營、房地產投機炒作、房價快速飆升、房地產泡沫吹大的基礎上的。而這種GDP增長將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嚴重負面因 素。如果這種房地產GDP增長不調整,將嚴重影響未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幸好,國家對房地產泡沫有所認識與警覺,並出臺了國十條,降低了潛在的金融風險。

此外,中國GDP品質問題還表現在經濟存在幾個巨大不平衡。比如城鄉經濟嚴重不平衡,30年的經濟改革既取得了巨大成績,也讓城市與農村間的差 距擴大,農村經濟、農民收入等在整個國家經濟中比重越來越小。二是地區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就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態勢來看,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水準開始接近發 達經濟國家的程度,但是內地不少省份則落後十幾二十年,而且越是內地其落後程度就越大。由於中國經濟這種區域性不平衡,國內各省市GDP增長幅度可以同樣 高,但是其品質會差別很大。第三個不平衡還表現為居民之間收入分配嚴重懸殊。由於中國經濟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經濟,在這種轉軌的過程中,政府對 經濟的干預無所不在。在這種情況下,個體公民的收入分配多少與權力遠近有重要聯繫,與政府權力越遠,其獲得的財富也就越少。這樣,高速的經濟增長就可能讓 其財富為少數人所佔有,從而引起整個社會財富分配嚴重不公。可以說,這些問題不解決,不僅影響中國GDP增長之品質,也容易為中國經濟未來增長增加困難。 如果說,這种經濟增長不平衡不改善,中國GDP增長總量最高,其意義也是不大的。

所以,對於經濟實力,我們不要飄飄然地過高估計自己,我們的經濟實力只處於發展中國家水準,我們還要努力的地方實在太多。我們只有不斷反思自 己,同時看到自己的進步與問題,努力工作,才能創造一個又一個輝煌。否則,中國只要發生一次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就可能讓經濟倒退幾十年!(作者易憲容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Source

BP或面臨超200億美元民事罰款

    *  08月04日 星期三 10:15 更新 香港時間
【財經日報訊】8月4日消息,據中國環境報報導,英國石油公司(簡稱BP)正面臨多項指控,因為4月份的漏油事故,該公司已經同意支付的賠償基金是 200億美元。美國司法部在未來數月中有可能因為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對英國石油公司發起刑事控告,而BP公司到時也將面臨數額更高的經濟罰單。

英國石油公司迄今為止在漏油事件上的開支大約為40億美元,包括各種應急措施、賠償款等。至於最終的總開支,英國石油公司新聞發言人表示現在談論還為時過早。

賠償基金

英國石油公司花費200億美元建立墨西哥灣石油洩漏事件賠償基金,這相當於英國石油公司的年均盈利。據悉,專項賠償基金所需的資金將分4次陸續投入,首批 50億美元會在今年年內投入,其中三季度投入為30億美元,四季度投入20億美元,此後則每個季度平均投入12.5億美元。這些資金將被用於對遭受原油污 染的墨西哥灣沿岸居民進行賠償,同時也會用於支付環境清理產生的相關費用。

行政罰款

美國法律規定,對於石油洩漏的罰款按桶計算:每一桶的洩漏量可以1100美元的罰款;但是如果是嚴重疏忽導致的洩漏,這項罰款增至每桶4300美元。有證 據表明,英國石油公司的確存在這樣的疏忽大意。這恐怕也是英國石油公司為什麼主動放棄了7500萬美元的賠償限額的主張,同意設立200億的賠償基金。

1989年3月發生在阿拉斯加的埃克森•伐耳迪茲號漏油事件促使美國國會改革管理石油污染的法律,第二年通過了《石油污染法案》。《石油污染法案》規定了 賠償限額:海上鑽井點的所有者支付的賠償不超過7500萬美元。但如果洩漏是由於公司的大意疏忽所引起的,這項賠款限額則不適用。

民事訴訟

美國司法部在未來數月中有可能因為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對英國石油公司發起刑事控告,而BP公司到時也將面臨數額更高的經濟罰單。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法律教 授表示,目前BP公司面對的每天由於原油洩漏而產生的民事訴訟罰金就高達2.8億美元。並且,上千件民事訴訟案件包括NGO作為原告的已經提起訴訟,但大 多還未進入實質審理階段。而一旦產生實質判決,那麼這一數字還將飆升。

產生的影響

自4月漏油事件發生以來,已有300萬桶~530萬桶原油流入墨西哥灣海域,不過有關資料仍待專家最後鑒定。英國石油公司將面臨著巨大的懲罰:可能超過 200億美元的民事罰款、刑事指控、已經同意支付的200億美元的巨額賠償。聯邦政府正暫停批准深海採油,直至這類開採活動能被證明不存在災難性的環境風 險,亦將會有規制石油洩漏可能性的新法規的出現。
Source

自廢武功 RIM同意印度政府監控

2010/08/04 
黑莓機製造商RIM已同意讓印度國安機關監視其黑莓機服務。這是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沙烏地阿拉伯以國家安全為由警告將關閉黑莓機多項網路服務、促使RIM承諾加強安全性後,RIM再度與政府合作。

黑莓機製造商RIM已同意讓印度國安機關監視其黑莓機服務。這是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沙烏地阿拉伯以國家安全為由警告將關閉黑莓機多項網路服務、促使RIM承諾加強安全性後,RIM再度與政府合作。

印度經濟時報3日報導說,據政府內部文件,加拿大的RIM公司已提供企業電子郵件服務的技術碼給印度國安機關,15天內會開放所有的消費者電子郵件,並將在六至八個月內研發工具,讓所有談話可被監控。另外,RIM 3日將提供進一步的提案細節給印度電信主管機關。

和諾基亞或蘋果的手機不同,黑莓機的簡訊是透過自家設在加拿大或英國的電信網路收送,全程加密,這也是黑莓機向來自豪的特色。不過,這也使多國政府擔心黑 莓機被武裝或恐怖分子用作破壞行動的聯絡工具。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 日即警告將暫停部分黑莓機服務,RIM隔天承諾,將同時滿足政府與消費者對安全的需求。

印度內部安全首長上周表示,印度對黑莓機提供的服務有國家安全上的顧慮,但並不準備予以禁止,因為RIM已向印度保證會處理上述問題。

另外,科威特雅利達日報(al-Jarida)報導說,RIM已同意封鎖近3,000個色情網站。報導中也指出科威特對黑莓機有國家安全上的顧慮,正與RIM及電信業者合作推動「法律控制以保障國家安全與民眾權益。」

美國2日表示不樂見阿聯酋準備切斷黑莓機網路的計畫,這樣做等於為限制資訊自由首開惡例。

不過,阿聯酋反擊說,阿聯酋的要求和其他國家對RIM的要求並無二致,何況阿聯酋是在與RIM經過三年的談判未果後,才提出斷訊的最後手段。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RIM早已配合英美等國的規定在做,與阿聯酋的要求沒有不同,這種差別令人困擾。」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
Source

席勒專欄/不救失業 不可能救經濟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2010.08.02

全國各地正有數以萬計的聯邦刺激計畫在執行,希望能振興經濟,創造工作。但到目前為止,成效並不顯著。

為什麼沒效?財政刺激的想法本身沒錯,我們需要更多刺激而不是縮減開支,但必須把重點放在讓失業的人找到工作。

兩 位朋友最近目睹的景象,生動說明當前的局勢。在懷俄明州的高速公路上,他們看到一個招牌寫著:「讓美國人工作:本計畫由美國復興與再投資法案資助」,上面 畫著一個工人正揮著鏟子挖洞。但一路走來,他們卻只看到許多施工中的機械,包括巨大的柏油鋪路機、大卡車、壓路機以及其他機具。這項計畫的確利用資本,但 沒雇幾個工人。

這種計畫就和許多其他的刺激花費一樣,如果你認為經濟的要點是擴增國內生產毛額(GDP),而不是增加工作,那這些方案都很有用。但不注重就業而只注意經濟產出的想法是種誤解,起碼是凱因斯以降愈演愈烈的錯誤理論。

一般的經濟「衰退」是由GDP的萎縮情況來界定,不看失業情況。失業被視為「落後指標」。大家廣泛認定我們需要刺激推動的是以GDP計算的「經濟」。

這 種理論認為,一旦我們刺激「經濟」,經濟活動就會熱絡,失業狀況就能隨著企業擴張、增聘人手迎刃而解。此外,只注重GDP數字而不重視失業率的作法還有另 一個假設,就是我們需要創造的是「真正」的工作,真正「有前途」的工作,而不是只為了雇人而創造一些無謂的職位。而且,我們也不希望雇用一群人拿著鏟子上 工,卻不用效率更高的機械。

但除非改變測量方法,我們勢將面對長期的失業問題。6月份美國失業率仍高居9.5%,而計算失業超過27周的 長期失業率更是高達4.4%,是1948年以來最嚴重。無論是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克,或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羅默女士,最近都表示高失業情形恐怕要 延續好幾年。

這將是非常嚴重的人力損失。尤其是弱勢族群與年輕人在經歷長年的求職挫敗後,可能會放棄工作。這種人力損失的後遺症終會反映到傳統的GDP數據。

所以我的建議是:為何不用政府的資金直接創造工作?在人力密集的教育、公共健康、保安、公共設施維護、青年扶助計畫、老年照護、保育、文藝以及科學研究這些領域,直接創造職位?

這 會是有效率的資源使用方法嗎?以經濟理論的觀點來說,政府在這些領域花錢所帶來的好處,無法由市場經濟提供。拿紐約地鐵作例子,把車廂整理粉刷得美輪美奐 不是節約時代會想做的事,但是讓大眾交通工具更美觀、更具吸引力,卻能對整體社會帶來好處。這種公共財稱為所謂的「外部性」,是市場經濟獨自發展時無法提 供的好處。

外部性的好處很難評估,正因為沒有市場價格可以參照。對這種計畫的成本效率辯論往往會無疾而終,結果原本的社會利益出發點失焦。但是請至少考慮一點,當我們爭論某項政府支出計畫是好是壞,請必須考慮到對就業的貢獻能力。

凱因斯在1936年提出同樣的觀點:「一旦我們明智地把自己教育得像是謹慎的金融家,考慮是否要為了蓋房子給人住而加重了我們『未來的負擔』,那我們將很難脫離失業的困境。」

當年小羅斯福總統的經濟刺激計畫儘管只有部分成效,但和今日的刺激方案相比,他的振興經濟計畫更著重創造工作,而且羅斯福的「新政」看來也比現在的作法更能激勵美國人。

想想新政中最受讚譽的「公民資源保育隊」(CCC)計畫,從1933年到1942年間,這個計畫廣招18歲到25歲的青年男子,進行勞力密集的工作,例如在全國植樹。這些年輕人在失業嚴重時是最難找到工作的一群。

民眾喜歡公民資源保育隊是因為他們解決了多年來荒廢的問題。

奧克拉荷馬州在1930到1936年間經歷嚴重的沙塵暴,損害了整片農地。這些沙塵暴證實了保育人士多年來警告的外部性問題,自由放任的開墾與伐木嚴重破壞土壤。

除了環境保育的好處,公民資源保育隊還促進了年輕人的團結合作能力,賦予他們使命感,參與具有歷史意義的工作。

國會最近準備要把公民資源保育隊的當代後繼者「美國志願團」(AmeriCorp)擴編三倍,招募對象不分性別年齡。但是資源保育隊在全盛時期雇用了50萬名年輕男子,美國志願團只預計在2017年擴編到25萬人。現在的美國人口是當年的3.5倍,我們應該更大膽。

創造就業的新計畫不見得很花錢。假設雇用一個人需要每年3萬美元成本,比美國志願團的薪水高出好幾倍,雇用100萬人每年的花費也只有300億美元。

這種金額只有美國刺激經濟方案的4%,僅佔美國公共債務的0.2%。我們還等什麼?(作者Robert Shiller是耶魯大學經濟學與財務學教授)
Source

雙底衰退 漸行漸近

美國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周日接受美國NEC電視訪問時表示,美國經濟已放緩至疑似衰退(quasi-recession)的程度,若然樓價進一步 下跌,經濟便會再度收縮,變成雙底衰退。雖然這是必然趨勢因為樓價跌令更多業主變成負資產,負資產驟增會挑起更多強制收樓潮,而銀主盤供應增加則價令樓價 進一步受壓,變成惡性循環。格老又稱經濟已被嚴重扭曲至呈現兩極化,大銀行大企業和高收入人士受惠於復蘇,同時間小銀行小企業卻陷於水深火熱,相信失業率 在今年餘下日子仍將居高不下。他再度警告,龐大財赤遲早會推高長期利率,對經濟復蘇構成障礙。
格老的警告並非孤芳自賞,英文媒體於7月提及 雙底衰退的次數,便較5月多了接近4倍。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賓尼上月下旬便曾表示,環球經濟下半年會加速放緩,日本和歐洲要避過雙底衰退,更有一定難 度。聯儲局主席上周才表示美國經濟前景異常不明朗,而前財長薩密斯亦形容全球先進經濟體正處於或接近流動性陷阱,亦即是對低息或其他貨幣政策反應疲弱,可 見對經濟前景未予看好。
事實上,美國上周五公布的GDP數據亦顯示增長步伐大幅放緩,雖然首季增長由原來的2.7%向上修訂至3.7%,但 可能是之前增長遭調低,基數較低的結果,而次季GDP初值已跌至只增長2.4%。美國同時把去年第4季增長由5.6%下調至5.0%,第3季增長亦由 2.2%修訂至1.6%,08年第4季萎縮程度更由5.4%擴大至6.8%,而之前3年的增長亦全線下調─09年由負增長2.4%變成負增長2.6%、 08年全年由增長0.4%變成零增長,07年亦由增長2.1%調低至增長1.9%,反映美國經濟衰退較預期嚴重。

美國次季 錄得2.4%增長,主要由企業投資、政府開支和庫存調整推動。企業的設備和軟件支出增長21.9%,而政府開支和庫存分別為GDP貢獻了0.9和1.1個 百分點。數據揭示了經濟上的隱憂,包括佔去經濟產值接近七成的消費者支出,首季向下修訂至增長1.9%,次季增長進一步放緩至僅1.6%,儲蓄率亦增加至 6.2%,反映消費意欲被積穀防飢意欲蓋過。至於淨出口令GDP下跌了2.8百分點,是進口勁増8.3%所帶動。次季扣除食品和能源後的核心CPI降至 09年首季以來最低的1.1%,難怪聯儲局有鷹派理事布林德轉軚變成鴿派。
英國《金融時報》上周有文章指出,若環球經濟真的出現雙底衰退,誘發點不出4點,首先是企業及家庭對經濟前景信心下降,其次是各國政府過早撤走刺激經濟的臨時措施,又或者爆發類似雷曼兄弟弟倒閉或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等突發性危機,最後則是各國政府奉行節約,以致出現反效果。
金融海嘯後,各國政府齊心合力泵水救市,避免了大蕭條重演,但元氣已大傷,美國經濟雖連續4季錄得增長,惟基礎並不穩固,現時更再有放緩迹象,如果不及時推出次輪刺激方案,出現雙底衰退,絕不出奇。
Source

社評-人民幣升值及國際化進程

近來人民幣匯率問題再度成為中美交鋒的重要議題。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及財政部部長蓋特納相繼指稱人民幣匯率被低估,並強調人民幣升值的重要性。美國《華爾街日報》也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大作文章;美國國會亦將就人民幣匯率問題舉行聽證會。
      面對新一波的壓力,大陸官方頻頻消毒,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甚至5度撰文說明大陸堅持推動人民幣機制改革的政策方向及相關影響,試圖化解外在壓力的用心 至為明顯。日前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有關人民幣匯率的報告,並未如稍早媒體預測,將指稱人民幣被「大幅低估」,顯示國際上對大陸匯率改革的成效仍持 觀望態度。
      中美人民幣匯率爭議,在歐洲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全球金融及經濟受到波及之際,一度轉趨沉寂,但最近歐洲危機似已趨緩,歐元匯率也轉趨平穩,美國再次將注 意焦點轉向人民幣,究其主要原因為:第一,美國經濟近來又轉趨疲弱,各項總體經濟指標顯示美國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正逐漸升高;在歐洲經濟前景難以樂觀的情 況下,美國政府將矛頭指向人民幣無疑是出於本身利益的考量;第二,大陸出口引擎再次升溫,7月出口增長幅度逾40%,已恢復至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大陸對美 國出口亦持續升溫,讓美國政府更有理由要求人民幣升值;第三,大陸自6月下旬宣布實施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迄今僅0.7%,讓美國對大陸改 革匯率的誠意感到懷疑與不耐。
      更需警惕的是,正如1985年廣場協議(Plaza Accord)逼迫日元升值的歷史經驗,美國施壓人民幣升值已是既定的長期政策方向。在今年6月下旬G20峰會上,美國總統歐巴馬即已公開宣示美國以借錢 消費為全球經濟提供資金動能的時代已經過去;美國在5年內將讓出口倍增。歐巴馬試圖以增加出口提振美國經濟的轉型策略,其實現的唯一途徑就是逼迫新興市場貨幣尤其是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大陸必須認清現實處境。
     除美國之外,國際社會要求大陸負起更多國際責任的聲音也日益高漲。日前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英國智庫國家經濟及社會研究所(NIESR)在一份報告指出,大陸可能只需花費9年時間就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比世界銀行預測要提早6年。專家認為此一論調旨在訴求大陸應負起更大的國際責任,並應讓人民幣大幅升值。
      面對愈來愈強大促升人民幣的國際氛圍,大陸當局必須體認到,一味拒斥人民幣升值無疑將坐實工業國家的指控,陷大陸為阻礙全球經濟復甦的禍首。因此,大陸 應該化被動為主動,在維持大陸經濟穩定成長的前提下,加速推動廣義生產要素價格調整及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緩和國際批評的聲浪。另一方面,隨著大陸經濟重 要性日益提升,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不僅有事實需要,也有助降低匯率波動的風險。大陸應該認真思考人民幣自由兌換時間表,讓匯率改革更能符合國際社會期待。

2010.08.04 旺報
Source

英央行前理事:英國經濟無法維持高增長率

 作者金良 時間2010-08-03 21:12來源新浪財經

北京時間8月3日晚間消息,據國外媒體今日報道,英國央行前理事查爾斯·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周二稱,英國經濟將無法維持第二季度的增長速度,並面臨著“受抑制的、緩慢的經濟復蘇進程”。
古德哈特在今天接受採訪時表示:“有關英國經濟將在未來一年時間裏增長4%的想法只是個幻想。我認為,經濟增長率將大幅下降至比第二季度低得多的水平。”但他同時指出:“這並不意味著經濟將陷入負增長,而將是一種相當受抑制的、緩慢的復蘇。”
在截至6月份為止的第二季度中,英國GDP的增長速度創下四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據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制造業活動的增長速度不及經濟學家此前預期。根據經濟學家的預測,在8月5日召開的貨幣政策制定會議上,英國央行理事將很可能繼續維持經濟刺激性措施不變。
古德哈特稱:“現在的預期是,經濟將開始更加強勁的復蘇,通脹率在明年年底以前的下降速度將會加快。到2012年底以前,我認為英國央行將明顯再次嘗試正常化貨幣政策。”
Source 


 英國央行前理事:英國經濟面臨低迷緩慢的經濟復蘇進程
www.stockstar.com 2010-8-3 22:08:00 

  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前理事Charles Goodhart週二(8月3日)在接受海外著名財經媒體採訪時表示,英國經濟將無法維持第二季度的增長速度,並面臨著"低迷緩慢的經濟復蘇進程"。     

Goodhart稱,那種認為英國經濟將在明年增長4%的想法屬於幻想。他認為,經濟增長率比預期要低得多,但這並不意味著經濟將陷入負增長,而是一種相當低迷和緩慢的復蘇。      在截至6月份為止的第二季度中,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速度創下4年以來最快。但週一(8月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英國7月份製造業活動的增長速度不及經濟學家此前預期。   

Goodhart稱,明年年底以前,英國經濟將開始緩慢復蘇,而通脹會較快下降。2012年底以前,英國央行將嘗試正常化其貨幣政策。
Source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