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3

WSJ:歐元和英鎊兌美元均走高﹐受全球經濟數據提振

約匯市週一﹐歐元兌美元觸及3個月高點﹐英鎊升至6個月高位﹐因幾個國家公佈的製造業數據強於預期﹐增強了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復甦的信心。

近來市場擔心領先經濟體、特別是美國經濟或喪失增長動力﹐然而歐元區、英國、中國及美國最新公佈的樂觀數據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種悲觀情緒﹐並促使投資者買進高收益資產﹐進而推動美國股市強勁上揚﹐美元則因此全線下挫﹔美元兌貿易加權一籃子貨幣跌至4月份以來最低水平。

由於投資者擔心英國政治僵局將會阻礙該國赤字解決方案的推進﹐英鎊曾於5月份一度跌至14個月低點﹔不過﹐英鎊此後一路持續反彈﹐目前已累計上漲逾11%﹐主要得益於英國部分經濟數據強於預期﹐而且新任聯合政府推出的財政緊縮計劃得到廣泛認可。

瑞士銀行(UBS)駐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外匯策略師Brian Kim表示﹐由於英國經濟數據持續意外好於預期﹐並推動英鎊上揚﹐這迫使此前作空英鎊的投資者瞭解空頭頭寸﹐進而令英鎊獲益。他指出﹐由於英國經濟增速可能會開始放緩﹐英鎊的進一步漲勢將面臨挑戰。

利好的經濟數據還推動澳元等與全球經濟增長密切相關的貨幣大幅上揚﹐澳元兌美元上漲近1%。

週 一尾盤﹐電子交易系統顯示﹐歐元兌美元報1.3172美元﹐上週五尾盤報1.3053美元﹔該匯率盤中一度觸及高點1.3196美元﹐主要受好於預期的美 國製造業數據提振。美元兌日圓報86.51日圓﹐上週五尾盤報86.46日圓﹔歐元兌日圓報113.87日圓﹐上週五尾盤報112.76日圓。英鎊兌美元 報1.5889美元﹐上週五尾盤報1.5695美元﹔美元兌瑞士法郎報1.0399瑞士法郎﹐上週五尾盤報1.0404瑞士法郎。

ICE美元指數從上週五尾盤的81.523跌至80.930﹐觸及4月份以來最低水平。

受製造業數據及歐洲兩大銀行強勁的收益報告提振﹐歐元兌美元一度觸及1.32美元﹐為5月份以來首次﹐延續了該匯率自6月初觸及的4年多低點1.1876美元大幅反彈的走勢。

富國銀行(Wells Fargo)駐紐約外匯策略師Vassili Serebriakov表示﹐由於圍繞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擔憂持續緩解﹐歐元兌美元有望溫和升至1.33美元上方﹐但鑒於當地財政緊縮計劃或將抑制經濟增長﹐歐元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中承壓。

美國製造業連續第12個月增長﹐表現好於預期﹐而此前英國和歐元區公佈的製造業數據也強於預期。

儘 管中國政府週末公佈的一份報告暗示7月份國內製造業活動持續放緩﹐但圍繞增長敏感型貨幣的人氣依然強勁。匯豐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 簡稱﹕匯豐控股)發佈的另一份報告顯示﹐7月份匯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第四個月下降﹐為2009年3月以來首次降至50這一榮枯分水 岭的下方。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分析師表示﹐澳元和新西蘭元兌美元之所以能夠大幅上揚﹐是因為市場可能對中國經濟增速適度放緩感到寬慰﹐認為這是經濟復甦步伐從一種無法持續程度放緩的必然過程﹐而並非是更嚴重衰退的開始。
Source

英國石油傳售德國連鎖油站 下周永久關閉漏油井

德國《經濟周刊》引述投資銀行界消息人士報道,英國石油(BP)計劃出售旗下德國連鎖油站業務Aral,涉及資產估值約20億歐羅(約202億港元)。

另一方面,有報道指英國石油將於下周起展開工程,永久關閉漏油的墨西哥灣油井。

英國石油上周披露1年半內出售300億美元資產目標,而《經濟周刊》引述消息人士稱,法國的達道爾、俄羅斯的Rosneft,以及獨立石油連鎖業務Avia均是該項德國業務的潛在買家。
但英國石油及達道爾拒絕置評。接近Avia的消息人士也否認有關可能。

--
讓我們來看看英國石油處理這史上最嚴重漏油事件的順序方法:
1.想辦法阻擋原油漏出→阻擋1次
                                  →阻擋2次

2.撤換出言不遜的ceo  海華,換成美國人ceo,迎合歐巴馬,以及美國民眾的怒氣
3.永久關閉漏油的油井
4.出售旗下資產變賣,以償還賠款→出售股份
                                                    → 德國連鎖加油站

Source

李嘉誠614億購EDF電網  將控英國1/4電力市場

    *  08月02日 星期二 13:49 更新 香港時間


為長江集團史上最大收購專案;將控制英國約1/4電力市場 
新快報訊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57.75億英鎊(約614億元人民幣)收購法國電力公司(簡稱EDF)在英國的電力網絡,成為香港上市公司對英國資產最大的收購案。這是李嘉誠的長江集團史上最大金額的收購專案,李嘉誠本人也將成為英國基礎設施資產的最大所有人之一。  

EDF供應英國約四分之一的電力,為該國最大的配電商。  環球經濟仍未明朗,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港燈聯同李嘉誠基金會及李嘉誠(海外)基金會伺機出擊執「筍貨」,於7月30日淩晨簽訂「握手」協議,以57.75億英鎊擊退由阿布達比投資局、加拿大退休金計畫投資局及澳大利亞麥格理集團組成的財團,向法國電力集團(EDF)收購旗下英國電力網絡業務EDFEnergy的100%英國受規管及非受規管電網資產,發出不可撤回要約書。 

「買著後好高興!」連日來徹夜難眠的長江基建主席李澤钜在記者會上,用沙啞的聲音講出一句很久未曾說過的話。他同時強調,此專案已於英國獲多間銀行安排融資,長建及港燈均無資金壓力,專案投資回報與長建一直以來的要求收購有雙位數字回報率相若,市場估計約15%。 

基於此專案投資額相當大,李澤钜表示,長江基建與港燈將分別占40%權益,餘下20%權益將由李嘉誠基金會有限公司及李嘉誠(海外)基金會持有。 

面對如此大規模投資給長建、港燈帶來的資金壓力和負債風險,李澤钜笑稱,該專案已在英國獲得多家銀行融資,長建及港燈的資金相當充裕。此要約書仍須待 EDF與歐洲工務委員會完成諮詢後再落實是否接納,預計今年10月24日前會做出決定,同時還要取得長建及港燈獨立股東的批准。  李澤钜指出,據賣方表示,歐洲工務委員會應該不會對此交易造成阻力。他強調,有關收購尚未完全落實,一旦成功收購,專案將即時就有盈利貢獻。 

由於在香港已成熟的市場拓展業務變得十分艱難,長江基建近年不斷增加海外投資以擴展利潤空間。去年該集團稱其設置了13億美元專用款項,專門用於收購。  據瞭解,長江基建正在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及中國內地尋找投資機會。長江基建副主席葉德銓表示,長江基建正與澳大利亞、加拿大的公司磋商規模較小的交易。

關於EDF:  EDF總部設於巴黎,是歐洲最大的電力生產商,其在英國的電力網絡為英國南部和倫敦地鐵、英吉利海峽隧道等主要基礎設施供電,覆蓋780萬人。EDF供應英國約四分之一的電力,為該國最大的配電商。此外,EDF在當地尚以商業合約形式,從事為私人設施提供配電服務的非受管制業務。  李嘉誠旗下企業近年部分大型並購  2010年 7 月 長建、港燈及李嘉誠基金會合作,以 699.93 億元作價,向法國EDF 收購其英國電力網絡業務。  2007 年 10 月 長建以 50 億元收購能源公司 TransAlta Power之全部已發行基金單位,TransAlta Power持股49.99% 的TransAlta Cogeneration 擁有加拿大6 家電廠之權益。 

及後港燈向長建購入 TransAlta Power一半基金單位。  2006 年 6 月 和記電訊國際以 4.5億美元(約 35 億港元)購入 Hutchison Essar 之5.11%股權,令持股增至 67%。  2005 年 6 月 長建以 5.575 億英鎊(約 67.49億港元)購 Northern Gas Networks之 40%股權,港燈亦以 2.773 億英鎊(約 33.56億港元)購入 Northern Gas Networks19.9%股權。  2004 年 12 月 Hutchison Italy 以 4.69 億歐元(約 47.4 億港元),購入 Cirtel所持的全部 H3G Italy股份。  2004 年 8 月 以長建為首的財團,以大約 200 億元收購英國北部氣體分銷網路 NEG 股權,長建占 69.8% 股權,United Utilities PLC 占 15%,李嘉誠(海外)基金會占 15.2%。 

2003 年 8 月 赫斯基能源收購 Marathon Canada Limited 所有股份,及Marathon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Canada的 Western Canadian 資產,  總收購價為 5.88 億美元(約 45.74 億港元)。  2002 年 8 月 屈臣氏向歐洲主要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集團 Kruidvat Group 提出收購建議,作價約 13 億歐元(約 131億港元)。  2002 年 7 月 長建和港燈收購電力公司Citipower I Pty Ltd,涉資約 62 億
Source

--
德國vovol、英國電力網都被華人吃下啦。

畢馬威調查:全球企業看好經濟前景

(英國‧倫敦)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世界各地企業仍對經濟會持續復甦抱著信心,有更多的企業正計劃在未來一年增加資本開支。

在6月進行的針對全球主要經濟體6000餘家製造業和服務業企業的調查顯示,儘管希臘危機後出現新的動盪,但企業對未來12個月業務活動的信心仍與2月時一樣高。

除了希臘等少數國家以外,對未來抱有樂觀看法的企業仍佔壓倒多數。調查表明,企業認為,今年下半年預期將會出現的放緩不會持續,並正據此制定各項計劃。

增加資本開支時機
最令人鼓舞的是,多數、而且比之前更多的企業認為,目前是計劃增加資本開支和增聘人手的合適時機。
此項調查由Markit代表專業服務公司畢馬威(KPMG)進行,採用與月度採購經理指數(PMI)相同的企業樣本,但詢問的是有關來年的問題,而非現狀。
6月時預期業務活動會增多的企業仍遠遠多於預期業務活動會減少的企業,情況與2月時相近。在製造業中,預期產出增長的企業,比預期產出下降的企業多50%。這相當於四分三的製造業對前景感到樂觀。
大部份歐洲企業也充滿信心,在重要的德國製造業企業帶領下,它們正從危機的衝擊中復甦。但歐洲企業信心反映了各國不同的近況。

中存經濟放緩擔憂
在新興經濟體中,巴西和俄羅斯的企業認為前景大為改善,印度正在彌合差距。中國存在經濟放緩的擔憂。
星洲日報/財經‧2010.08.02
Source

英國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7.3 高於預期

根據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新訂單增長的支持,英國7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略降至57.3,市場預期中值為57.0。

綜合媒體8月2日報導,根據Markit與特許采購和供應學會(CIPS)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7月制造業擴張速度較慢,但仍保持強勁速度,因新訂單的增長幫助提升。

英國7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由6月修正后的57.6降至57.3,市場預期中值為57.0。
指數值高于50表明部門擴張,而指數值低于50則表明收縮。

Markit資深經濟學家羅布·多布森(Rob Dobson)表示:“采購經理人指數表現出令人驚異的回彈力,僅從13年半高點略有回落,7月新訂單增長甚至再次加速,且主要依賴于內需的增長。這一切 均表明,制造業部門仍將對第三季度GDP帶來巨大貢獻,增強了關于經濟不會自第二季度1.1%的增速過于明顯下滑的希望。”
(李愛娟 編譯)
Source

MORNINGSTAR基金市場7月月評(截至7月28日)

2010/08/02 10:59
7月份,整體歐洲市場表現勝過美國市場。歐債事件過後,投資人的憂慮稍稍有所消除,歐元區的經濟信心指數上升至逾二年來高點,且德國失業人數減少,激勵歐 元近期持續出現上漲走勢,歐元兌美元來到1.31附近價位,在歐元上漲的影響下,以歐元計價基金近期的表現也因此受到大幅的推升。美國市場則因喜憂參半的 企業財報,加上Fed主席柏南克對經濟前景保守,及受到高失業率、消費者與企業支出保守,造成股市動盪,全美經濟復甦力道明顯受限。但整體來說,七月份全 球股債市呈現走揚趨勢,股票型基金的美元報酬率為4.40%,高於債券型基金的3.34%。

歐洲市場表現優於美國市場

歐洲銀行業監管委員會7月23日公布對91家歐洲銀行的壓力測試結果,顯示歐洲銀行業總體依然健康。隨著本月部分歐洲企業公布財報顯示營運良好,以 及歐洲央行(ECB)與英國央行(BOE)決議維持基準利率於歷來低點不變,支撐整體市場信心。在歐債事件稍微平息後,股市跌深反彈力道相對強勢,帶動南 歐、東歐股票市場。截至7月28日為止,以MSCI新興歐洲指數約10.6%的表現,最為亮眼。而新興歐洲股票型基金組別整體美元報酬率亦達8.91%; 南歐股市則在銀行與其他對經濟數據反應敏感的類股漲幅較大,西班牙股票型基金本月美元報酬率為13.82%,為本月份美元報酬績效排名第一的基金組別;歐 洲大型價值型股票基金也表現亮眼,美元報酬率為5.29%。整體看來,近期美股市場消息多空雜陳,雖然英特爾、微軟、福特和其他企業獲利消息,以及新屋銷 售報告都優於預期有利股市的上漲,但其它利空交錯的企業財報,以及對美國就業市場的疑慮,卻也讓消費者信心蒙上陰影,在美國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升高下,美國 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向下滑落至3月以來最低。在眾多美股基金組別中,本月份以美國中型股票基金組別的表現最佳,該組別的美元報酬率約3.37%。

金磚四國:俄羅斯表現最佳

金磚四國股票型基金組別7月份的美元報酬率為3.66%,但單一國家中,則是以俄羅斯的表現後來居上,該組別近一週的美元報酬率高達4.33%,且 近一個月的美元報酬率亦高達7.12%,巴西則是以4.17%的美元報酬率緊追在後;中國股市雖於7月下旬出現反彈走勢,但近一個的美元報酬率僅 2.71%。俄羅斯今年上半年的經濟較去年同期增長4.2%,本月份所公布之重大經濟指標,如俄羅斯工業產值皆有所改善,顯示俄羅斯逐步從15年來最嚴重 經濟衰退中的復甦,且正在聚集動力,在加上受惠於油價的上升,因而帶動能源權值股的上漲,俄羅斯股票型基金類別在近一週及近一個月的表現皆居金磚四國之 冠。而上個月表現優異的印度股票型基金,一如市場預期再次宣布升息,該國股市維持震蕩調整格局。印度6月WPI蠆售物價指數年增率達10.5%,加上七月 初以來國內油價、糧價持續上揚的壓力,使印度的通膨水準仍居高不下,印度基金組別7月份的美元報酬率僅0.47%,居金磚四國之末位。

貴金屬股票型基金落居最後

貴金屬基金組別雖然近一週的美元報酬下跌幅度僅0.85%,然在西班牙成功發行國債減弱了市場對西班牙債務違約的擔憂,支撐歐元大幅的上漲,導致了 其他避險工具及商品市場吸引力消失,黃金價格於7月份出現大幅的下跌。截至7月28日為止,貴金屬股票型基金的美元報酬率為-8.38%,是近一個月跌幅 最大的基金組別。

匯率及其它市場

債券型基金方面,歐洲債信事件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層面有降低趨勢,在歐元對美元繼續走強的影響下,歐元高收益債券型基金於近期漲幅居冠,七月份美元 報酬率為8.5%。雖然,日圓於近期持續轉趨強是,但卻也造成日本出口商海外匯兌虧損的壓力,加上瑞穗證券調降營建類股股的投資評比,造成相關業者股價走 跌,進而助長空頭氣焰,日本中小型股票基金美元報酬率僅0.46%。加幣相對美元雖然呈現微幅上漲,但在美國市場經濟數據的影響下,加拿大的債券及貨幣型 基金以及加拿大股票型基金報酬率分別為-0.27%以及0.05%。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西方人體試驗害慘非洲

2007-08-24 09:17:20
 
本報駐尼日利亞記者 汪渝
 
非洲人怕西醫並不只是出於歷史上的醫學敗類遺留的陰影,更多的是因為西方國家打著援助的幌子,向非洲人傾銷淘汰藥並進行人體試驗。
  日前,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刊發一篇題為《非洲為何懼怕西醫》的文章,文中提到了非洲西醫史上出現過的一些醫學敗類。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有:1995年在辛巴威給兩名嬰兒注射致命劑量嗎啡導致患者死亡的蘇格蘭麻醉學家理查德·麥高恩,涉嫌上世紀8090年代期間在辛巴威和尚比亞因錯誤治療導致60人死亡的邁克爾·斯旺戈博士,以及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用黑人做試驗品研製生化武器的海岸計劃的原負責人沃特·巴松等。
  文章中還提到,正是這些醫學敗類製造的事件,使得整個非洲瀰漫著一種對西醫治療的恐懼和不信任。直到今天,當脊髓灰質炎在尼日利亞、查德和布吉納法索流行時,很多當地人仍然拒絕接種疫苗,因為他們懷疑疫苗可能會感染艾滋病病毒。
  但是,只要留意西方制藥公司 多年來在非洲的所作所為就會發現,非洲人怕西醫並不只是出於歷史上個別醫學敗類遺留下來的陰影,而更多的是因為西方國家利用非洲國家在疾病控制、藥品生 產、衛生監管等方面的弱點,打著援助的幌子,對非洲人民作了許多有悖道德的事情。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傾銷大批淘汰藥和進行人體試驗。
 
  傾銷大批淘汰藥品
  在很多非洲貧窮國家,大規模傳染病屢見不鮮,而在當地投放的藥品又主要依靠世界衛生組織(WHO)支援的統一採購計劃或歐美各大藥廠的捐助。由於在採購、銷售、分發等各環節上均受制於人,對流入藥品品種、品質進行監控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正是這種畸形的藥品投放模式導致了淘汰藥的大量傾銷。針對非洲最流行、危害最大的瘧疾,瑞士諾華、法國賽諾非兩大藥品供應商在取得相應藥品的壟斷經營權後,並未著力於推廣特效新藥復方青蒿素,卻把更多行銷力度投放在傾銷其面臨淘汰的老藥氯喹和SP上。此外,大量在歐美已被淘汰多年,甚至已從藥典上除名的抗生素類藥物也在非洲各國大行其道。
 
  拿孕婦測試抗艾滋病藥
  西方國家長期以來在非洲國家進行了很多項非人道的人體試驗研究。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公佈的調查資料表明,近年來,美國科學家在美國衛生機構的資助下,先後在坦尚尼亞、烏干達等非洲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了16項艾滋病藥物非人道人體試驗研究。其中,有9個項目是由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等政府機構資助的,臨床試驗的對象包括1.22萬名亞非拉國家的孕婦。
  試驗的內容各種各樣,從維生素A到縮短AZT(目前治療艾滋病的標準藥物)的療程等等。每個項目都設有對照組,其中有15個項目的對照組給受害者服用的是無效對照劑。
  另據烏干達報紙披露,從1997年開始,為了確定減少孕婦服用AZT的劑量是否會降低艾滋病母嬰傳染的概率,美國科學家在烏干達的10個村莊搞了長達兩年半的人體試驗。
  在這些試驗中,研究人員只為5個村莊的患者提供了抗生素,而另外5個村莊的患者則沒有使用任何藥物。由於受害者全是黑人,所以該項試驗成了美國侵犯人權、實行種族歧視的典型事例。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不得不在2000年公開向受害者道歉。
  除了美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也加入了這一行列。2004年下半年,英國在南非、坦尚尼亞和喀麥隆等非洲5國,對兩種抗艾滋病霜劑進行了大規模人體試驗,參與人數達到1.2萬人。
 
  藥物試驗害死11名兒童
  目前,在記者所在的尼日利亞,聯邦政府正在和美國輝瑞制藥公司打一場官司。
  19962月,為證明抗生素類新藥特洛芬在治療腦膜炎方面的療效,輝瑞制藥公司組織了一支醫療隊來到尼日利亞北部的卡諾州。他們在當地找來了近200名感染了腦膜炎的孩子,把他們分成兩組。給其中一組服用輝瑞公司生產的特洛芬,另一組服用一家德國公司生產的頭孢曲松。結果在3周之後,近200名試驗患兒中11人死亡,其餘181名患兒全部落下殘疾,有的失明,有的耳聾,有的甚至全身癱瘓。事後,輝瑞公司的醫療隊迅速撤出,在尼日利亞沒有留下任何記錄。
  事後證實,輝瑞公司在尼日利亞試驗新藥的行為未經尼政府授權,且該公司準備試驗的時間也很倉促,只有6個星期,而在美國,要準備此類試驗至少需要1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此外,特洛芬也被證明存在致命的副作用,1999年被美國和歐洲列為了禁用藥物。
  當美國《華盛頓郵報》2006年披露了輝瑞公司的非法藥物試驗後,尼日利亞政府將輝瑞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賠償70億美元。目前此案還在審理中。
 
  非洲人懼怕西醫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因為貧窮和疾病,迫切地需要藥品和醫療的援助。然而接受援助也不是沒有風險。很多當地受害者在對西方國家的援助感恩戴德的同時,卻不知道他們獲得的藥品是在歐美已經淘汰的存貨。
  更令人憤慨的是,面前的那些“白衣天使”還會拿他們做活體實驗。如此有悖基本人倫道德的行為仍然存在,這讓非洲人民如何不對西醫心存恐懼?
Source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