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30

美國患了「英國病」?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P30 | 專家之言 | By Barry Eichengreen
2010-11-13

美國衰落的徵兆十分明顯。大權濫用、政治兩極分化及耗費巨大的金融危機,都沉重地壓在經濟之上。現在一些專家擔心美國將要罹患「英國病」。

受困於緩慢的增長,今天的美國,仿如二戰後疲憊的英國,將被逼減少其國際責任。這將給諸如中國的新興力量提供機會,但也將讓世界處於一段地緣政治不確定的時期。

為分析這些前景,理解英國病的本質很重要。它並不單純是1870 年後美國和英國增長速度超過英國。畢竟,後起國家發展迅速完全正常,就像今天的中國。問題是英國在十九世紀末沒能帶領其經濟到新的層次。

英國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舊工業向現代部門轉換的動作遲緩,阻礙了大規模生產方法的採用。它也沒能採用依賴電能的精確機械,導致在組裝打字機、收銀機和汽車方面不能用機器生產的零件。在其他新興工業,比如合成化學品、燃料、電話通訊,也是如此,在這些領域英國都沒能建立立足點。

低成本的新興經濟力量的崛起,使得紡織、鋼鐵、和造船等舊工業的就業損失無可避免。但英國失敗的特別之處是,它沒能將這些十九世紀舊工業轉換成二十世紀新工業。

對症下藥技術須進步

美國會不會重蹈覆轍?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理解英國缺乏技術進步性的原因。普遍接受的解釋是英國文化排斥勤勉和創新。在英國現代化的長河中,勤勉的人都被納入統治集團。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最出色的人才都投身政治,而非商業。

從商店中提拔上來的企業經理人,據說只是二流貨。

如今我們大概能看到美國有類似的問題。用《紐約時報》大衛.布魯克斯的話說:「在幾十年的富足之後,美國偏離了這個國家一開始獲取財富所依靠的冷靜的實用主義……美國最聰明的人放棄了工業和技術行業,投身於更崇高但沒有生產力的領域,比如法律、金融、諮詢,以及非盈利活動。」實際上,這個所謂的英國衰落的解釋,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並沒有系統性的證據證明英國的經理人低人一等。確實,讓公司建立者的子女以外的人擔當經理,結果適得其反。這使得平民能達到頂層。

今天的美國也找不到所說問題的證據,矽谷的眾公司並未抱怨缺乏有才華的經理,創業的,甚至是去汽車公司的MBA都不在少數。

競爭政策後天缺乏症

英國的衰落,普遍認為是教育系統出了毛病。牛津和劍橋始建於工業時代之前很久,造就了顯赫的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卻沒有多少科學家和工程師。

但這一論斷並不適用於美國,美國的大學仍然是世界領頭羊,吸引着全世界的科學和工程研究生赴美,其中許多還留在了美國。

還有人將英國的衰落解釋成金融系統的作用。英國的銀行成長於十九世紀初,當時工業的資本需求不大,主要是為外貿而非國內投資融資,這也使得需要資本的工業難以成長。

實際上,說英國青睞外貿甚於國內投資的實際證據也十分薄弱,無論如何,這段歷史業餘美國的現狀無關,美國是處在外國投資的接收端,而非投放端。

對英國未能維持強盛的最後一種解釋歸罪於經濟政策。英國沒能設立有效的競爭政策。為應對1929 年的需求崩潰,它設立起關稅壁壘。沒有了國外競爭,工業變得肚滿腸肥。二戰之後,兩大黨輪番執政導致了政策不斷收放,增加了不確定性,產生了長期財政問題。

這就是英國衰退最令人信服的解釋。

針對1930 年代金融危機,英國沒能建立連貫的政策。其政黨並未共同努力解決經濟問題,而是仍然互相掣肘。國家轉為內鬥。政治變得難以控制,政策反復無常,經濟愈加不穩定。

簡言之,英國的失敗在於政治,而非經濟。而不幸的是,這段歷史與美國的現狀十分類似。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經濟和政治學教授版權所有:Project Syndicate, 201 0.

Barry Eichengreen
SOURC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