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2

德國人節儉度日

 “讓德國人掏腰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久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駐德國記者向英國總部發消息說,為了省區區幾個歐元,德國人寧願放棄更好的服務和更 多的選擇。像Lidl和Aldi這樣的廉價超市在德國市場上的佔有份額高達45%,而此類檔次超市在英國的市場佔有率只有17%。

    據 德國媒體報道,德國人的消費觀念確實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經濟繁榮往往遵循這樣一個規律,即首先是來自國外的訂單多了,然後有人來投 資,再往後就是個人消費開始增長。然而在德國上一個經濟繁榮時期裏,個人消費的增長卻遲遲不肯到來。德國科隆經濟學院的格羅米林教授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 說:“出口增加了,投資增加了,特別是就業市場繁榮了,但是消費市場還是帶動不起來。這也許有一些特殊的原因。比如原材料價格上漲、原油價格上漲了,這對 於個人消費是個很大的負擔。從另外一方面說2007年提高了增值稅也是一個原因。當然這同德國人生活節儉的觀念也不無關係。”

    據統計,德國人平均將自己近13%的收入存入銀行。這個比例只有一些東亞國家能夠超過。

    而 東亞國家的人民熱衷於存錢還有情可原,因為那裏養老體制不健全。格羅米林教授說:“我認為,德國人將大筆錢存入銀行,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應對老齡社會的生 活。這個時代的問題很快就會顯現出來。其他一些歐元區國家也許還沒有意識到社會老齡化的問題。我們經歷的經濟危機,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因為歐元區其他國家 的公民過著超過他們經濟水準的生活,他們節省的錢太少的緣故。”

    據報道,為了克服經濟危機,德國政府推出了兩個經濟刺激計劃。然而除了舊車換新車特殊補貼計劃外,其他措施都沒有產生多少積極的效果。現在政府打算穩定國家預算,決定推出精簡節約的計劃。這對於提高國內的私人消費無疑又是一個不利因素。

    “ 關鍵是還要看政府通過提高稅收穩定國家預算的計劃是否能夠推行。如果得到實施,那麼肯定會影響個人消費。因此國家應當更多地從自己的開支中節省,而不必非 要給個人消費者增加負擔。對於個人消費者來說,關鍵問題是就業市場復蘇,只有這樣一切才能走入正軌。”格羅米林教授表示。

    報道指 出,如果德國的經濟繁榮每次都在最後一步,即內需問題上失敗的話,那麼工會方面是不是應當考慮要求實施高工資政策呢?親僱主方的科隆經濟學院格羅米林教授 表示:“通過大力提高工資政策提高消費水準的努力,已經嘗試過多次。工資也是企業的花費。因此如果工資增長得過快過高,企業的成本加大,競爭力減弱,勢必 要削減就業崗位,適得其反。”

    看來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記者說的話沒有錯,讓德國人掏腰包真的不容易。而這位記者還沒有看到,德國的企業主們相比之下更加吝嗇。
Sourc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