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6

文創思考系列(1)-大陸創意產業興起的模式

2010-08-24 旺報 【李亞可夫】
編按: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考察深圳時,特別會見創意產業人員,並表示年輕人要勇於創新,打破框框,設計師們要發揮聰明才智,如此定可建設深圳為「創意之都」。值此大陸政治經濟轉型時刻,本報特別連載刊登〈大陸創意產業興起的模式〉一文,作者為資深的深圳文創產業專家,盼能為兩岸文創產業的發展,收腦力激盪之效。
     創意產業,是一種源於文化又超越傳統文化產業的新經濟型態。1980、90年代以來的新經濟發展,尤其是IT技術、網路、民主化、民族文化復興與全球化浪潮,大大改變了文化產業的傳統邊界與意義,形成了「創意產業」的新內涵與新型態。
     從世界與中國各地的創意經濟產生的模式看,大致可分為政府驅動型、藝術家驅動型、社區合作型、企業推動型、傳統保護型、舊城系統改造型、文化工業積累型與旅遊泛化型等8種型態。
     政府驅動型 以政策帶動
     政府驅動型,是指以國際戰 略型態由政府積極推動創意產業發展的類型。由英首相布萊爾親任主席的英國國家「創意工業特別工作組」,對基於個人創意、技能和才幹的知識產權創造性活動, 對設計、建築、電影、廣告、音樂、表演、媒體、時裝、出版、軟體等行業,從基金、稅務、國家營銷、工作平台、會展等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使英國的經濟、文 化、商業和國家形象,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與改善,並在傳統製造業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得以從創意工業中獲得了新的增長動力。
     新加坡90年代啟動了「創造新加坡成為文化復興之城」的國家文化戰略計 畫,積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文化價值與地域文化特色,採取了基金支持、大力興建文化場館硬體、提供團體表演場所、興辦藝術文化節、培訓文藝愛好者、設定競 賽獎勵、稅務支持企業投入等,使新加坡在提高國家文化藝術水準的同時,也從文化藝術工程產生的旅遊效應中多有獲益。新文化戰略與人文效應提高了新加坡的國 家競爭力與國家形象。
     藝術家驅動型 原生創意
     藝術家驅動型是原生態的創意經濟型態。其主要代表是名聞於世的美國紐約市的soho區。近幾年在中國出現的北京宋莊畫家村、圓明園畫家村、798廠大山子藝術區、上海蘇州河倉庫藝術區、康泰路創意區、昆明上河創庫區等,是創意產業在中國開始起步的先聲。
     藝術家群體往往選擇城市中廢舊的工廠或倉庫區作為基地,看重的是低廉的 租金、空闊的廠房倉房與相對方便的都市生活。藝術家們多以個人畫廊、工作室為主,在創作、展示、交流的同時,出售作品,也開設獨特風格的特色商店。他們特 有的作品、行為與生活方式,吸引了追逐這種「波希米亞式」生活情趣的藝術商人,與特色餐飲、酒吧、畫廊、書店從業者。藝術家的工作產品與生活方式,特色商 業街的逐漸成行就市,慕名而來的旅遊參觀者,不斷加入的廣告、設計、建築、音樂、媒體等行業,最終形成了藝術家街區。
     北京798廠原是50年代東德援建的包豪斯風格電子廠區,80年代破敗 以來一直未能恢復生機。90年代末,一些藝術家、畫家、音樂人、廣告人、行為藝術者、書畫商、酒吧餐廳、俱樂部等紛紛來此定居,開展各類創作與實驗藝術活 動,吸引了眾多海內外人士前來採訪;一些品牌商家也藉此開展商業展示與形象活動,形成了北京市最具先鋒藝術、最富活力的自組織特色社區。(作者為深圳德爾 斐創意產業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深圳市德根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首席顧問)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